携手“懂行人”共建“交通智能体”,加速推进行业智能升级
华为中国政企交通业务部总经理 路海空
科技创新时刻改变着我们的出行
科技创新时刻改变着我们的出行生活。不受现金、银行卡、甚至手机的限制,仅靠一张脸就能实现地铁乘车;借助AI和大数据技术,深圳机场千余架次航班机位分配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为1分钟,每年让260万人次旅客免坐摆渡车;借助“5G+AI”技术,厦门港实现了“无人理货”和远程遥控港口吊机……
加速交通“新基建”,从“运力”时代进入“算力”时代
虽然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和物流效率,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限于道路资源、航线资源、港口资源等的有限性,交通工具的效率矛盾却依然突出。一是现有交通工具的效率未完全释放,二是出行与物流需求仍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在交通配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出行体验和运输效率是我们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9年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印发为交通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新基建”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明确规划了交通传统设施和数字新技术融合的蓝图。同时,我们看到,未来5到10年我们将进入智能社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一体化、数字化是必然趋势。随着交通业务数字化的深入,交通不再仅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几个垂直领域独立的客、货运输,而是围绕旅客出行、货物运输、载具运行三大业务流形成的一体化综合立体大交通。5G、云计算、AI、大数据等新ICT技术提供的“联接”和“算力”与交通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安全、效率、体验全面提升的智慧交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通过ICT技术将参与交通运输的每一个人、每一件货物、每一个交通工具、每一个业务流程数字化,汇入数据湖,进行智慧化管理,构筑智慧化大交通,实现交通行业从“运力”时代进入“算力”时代的转变。
交通智能体,促进交通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基于20余年在交通行业数字化领域的持续深耕,华为提出交通行业智能升级参考架构,即“交通智能体”。通过将联接、云、AI、计算、应用等多种技术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开放的立体感知、多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实现云、网、边、端高效协同。以“稳定”的架构,应对未来智慧交通多样化的创新需求与挑战,支撑交通行业智能升级。
交通智能体是华为提出、行业共享的开放技术架构,通过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慧中枢、智慧应用四层架构来支撑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智能交互: 是交通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是联通交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基础,它包括分布在路网、场站、枢纽的各种感知设备,例如智能摄像机、雷达、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等。
智能联接: 是交通智能体的“躯干”,包括5G、F5G、wifi、IP等关键技术,实现智能中枢内部的联接,智能中枢到智能交互设备的联接,智能交互设备之间的联接,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从而让应用协同、数据协同、组织协同。
智能中枢: 它是交通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有序融合关键数字技术及能力,通过API接口供应用调用,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
智慧应用: 它是交通智能体的价值呈现,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帮助交通客户在业务上实现安全、效率、体验的全面提升。
交通智能体的最大特征是云网边端协同,相比传统架构,它更强调“大脑”与“五官”、“手脚”的协同,让数据与AI算法像血液一样循环流动起来。协同,让交通智能体“会思考、可执行、可进化、有温度”。
交通智能体的四层架构的各层之间通过数据层层交互,就如同一个人体一样,通过“大脑”的智能中枢和“神经网络”的智能联接将整个交通体系联接起来,只有健全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才能够让人正常行走,也只有善于运用先进ICT技术的智能中枢和智能联接才能够让整个交通系统顺畅运行、如臂使指;才能让交通智慧应用生根发芽,繁荣发展,更高效率的服务于现代交通出行和物流;才能让更多的交通行业经验和数据资产积累下来,以智能中枢为土壤诞生更多的行业应用。
在与众多客户、伙伴的交流与合作中,大家取得广泛共识,云网边端的一体化协同是加速交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通过云网边端协同架构,实现从技术到数据,从数据到应用的多域协同,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交通运输及关联产业,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提升出行和物流服务品质。
“出行一张脸、货运一张单、运行一张图”,打造交通全场景智慧
华为在助力交通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通过将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ICT技术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围绕运行流、乘客流、货物流,打造了“出行一张脸、货运一张单、运行一张图”等典型场景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实现安全、效率、体验领域的全面提升和交通全场景智慧化,从而最终实现未来综合大交通的数字化愿景。
在深圳机场,依托交通智能体,把多种数字技术和方案应用于机场航班保障生产作业、安全管控体系构建、旅客现场服务提升等业务当中。以智能机位分配方案为例,通过在国内机场中率先引入AI算法策略,深圳机场实现了机位自动化、智能化分配,每天1000多个航班的机位分配由原来人工分配的4小时缩短为仅需1分钟,靠桥率提升5%,让每年260万人次的旅客无需乘坐摆渡车。该解决方案正是参考了智能体架构,融合了170多项核心数据以及60多个运行规则,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现了机位资源的智能化高效调配。
在湖南高速,基于交通智能体架构,利用云、AI和云网边端协同技术,精准识别车辆特征信息,逃费智能识别,将路网运行车辆的计费流水、车辆牌识流水、车辆全量特征在云端进行多维数据融合,秒级诊断分析,构建路径还原,在线自动预警响应,快速形成偷逃费证据链,为各级收费稽核业务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以达到应收尽收,有效消除收费争议,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目前试点路段已发现多起偷逃费行为,违法车辆在线稽核效果显著,大幅提升收费稽核的工作效率,为湖南高速收费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协同创新,与“懂行人”一起,加速推进交通行业智能升级
“交通智能体”是交通行业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是打造“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一体化综合立体大交通的重要支撑。我们希望“交通智能体”能够成为行业共识,并且在交通行业持续落地,这需要交通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交通行业客户、从业人员等“懂行人”,成为华为行业合作伙伴,共同践行交通智能体的落地。
知易行难,行胜于言。让我们以实践,预见智慧交通的未来。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