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漳州六旬阿婆古早味仙草勾起台胞乡愁

13.06.2015  12:15

  人民网厦门6月13日电(林长生)13日是全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作为福建“非遗”的古早味烧仙草如今已经很难品尝到,然而在厦门生活的漳州人周阿嬷却一直坚持着采用传统手艺制作古早味烧仙草,深受厦门市民的喜爱。

  在闽南,烧仙草也叫仙草粿或仙草冻、仙草蜜。古法制作的仙草粿有小时候的味道而广为流行。周阿嬷的儿子蔡堂山说,他家原来住在漳州市漳浦县盘陀镇,家里有三个兄弟。每年夏天,妈妈总是根据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传统手艺制作仙草蜜,妈妈也是靠着卖仙草蜜把三兄弟拉扯大。

  如今,周阿嬷来到厦门生活,还坚持卖着传统味道的仙草粿。她的愿望是能卖出更多的仙草,赚够了钱去台湾看望老乡,也与台湾相亲交流仙草制作技艺。不过,周阿嬷说,仙草的传统制作方式很麻烦,也不容易赚到钱。

  “去年,一位台湾的洪阿姨特意来看妈妈制作仙草蜜。她说现在大陆的仙草蜜都是用凉粉做成的,采用传统手艺制作仙草的人不多了。”蔡堂山说,台湾的仙草蜜坚持传统手艺,“古早的味道”得到台湾市民的认可。这位洪女士也鼓励周阿嬷一定要坚持采用古法制作仙草,认为古早味的仙草粿才能满足舌尖上的享受。

  蔡堂山和兄弟们从小吃着妈妈做的仙草粿长大,有时候失眠还会想起它的美味。今年4月,蔡堂山的大哥从宁波到厦门,只住一晚。夜里,大哥和妈妈聊天,无意中说起妈妈的仙草蜜。兄弟都睡了后,周阿嬷半夜开始挑选仙草,洗仙草,熬仙草……第二天早上,哥哥醒来,母亲已经切了一大块煮好的仙草粿要让他带走。他的眼泪差点流了下来。“妈妈一整个晚上都在制作仙草蜜。第二天,妈妈的腰痛又复发了。”蔡堂山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身在异乡的哥哥吃到妈妈的仙草粿就能缓解浓浓的乡愁。

  仙草粿的乡愁甚至扩散到海峡对岸。上世纪90年代初,周阿嬷村里的台湾乡亲回来,还特地赶到她家买仙草粿。这位台湾乡亲说,台湾也有仙草粿,也是采用传统手艺制作,但是村里的仙草粿是家乡的味道。回台湾的时候,台湾乡亲也买了一些干仙草和仙草籽回去,他认为在台湾,这些仙草能治疗他的思乡病,也能让儿女知道仙草长什么样。

  “如果今年仙草蜜卖得好,挣到钱就去台湾旅游。”周阿嬷一直有去台湾看看的愿望,她希望在台湾能找到村里的乡亲,一起煮仙草粿。

  虽然家里已经不用靠卖仙草为生,但熬仙草是妈妈的情感寄托,也是小时候的美好记忆。蔡堂山希望厦门市民能喜欢他妈妈的仙草粿,让妈妈赚到钱去台湾看看祖国的宝岛的美丽风景。

  原标题:文化遗产日:漳州六旬阿婆古早味仙草勾起台胞乡愁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