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点燃盐城创业情
新华报业网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总书记对小康的论断,让盐城人感同身受——全市820万人口中,有500多万在农村;盐城的全面小康,关键看这500万人是否“掉队”?于是,伴随庄稼的拔节声,新春的盐阜大地,到处响起创业致富的足音。
一手抓顶天立地,即大项目落户;一手抓铺天盖地,即全民创业,是盐城精准聚焦小康难点的“市策”。市委书记朱克江说,解决好农村庞大群体就业和致富问题,既是发展之需、稳定之基、群众之盼,也是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支点和希望所在。要把创业盐城、创业富民,激荡成百姓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春节期间,盐城“留人”的氛围比鞭炮还浓烈。针对70多万回乡过节的在外务工人员,全市专题开展服务返乡创业的“春晖行动”,累计举办300多场返乡创业恳谈会、创业项目对接会和大型招聘会,发放3万多个“返乡创业大礼包”,吸引近5000人“凤还巢”。
“留下,也大有作为!”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在外创业者徐文林说,受邀参加返乡恳谈会后,没想到家乡创业土壤这么好,当即决定“把在苏州投资的企业搬回来,大干一场!”
资料显示,在去年全市7282名返乡创业者中,一次性创业投资50万元以上的超过20%。随着38户农民返乡创办阀门加工企业,阜宁县阜城街道北周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阀门村”。该县益林镇大东社区地方不大,却一下子诞生了32家规模定报企业、500多家个体工商户。在创业能人的带动下,去年全市村级集体收入已达60亿元,增速达12%,带动了近万农民脱贫致富。
“非禁即入,全市出台鼓励全民创业三十条政策措施,拆除一切可以拆除的门槛,全方位支持全民创业。”市人社局长王娟介绍,这是迄今为止盐城鼓励全民创业支持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份文件,全面拓宽市场准入领域,为全民创业亮绿灯、不设限。
鼓励利用互联网低成本创业。盐城出台鼓励促进网络创业系列政策,进一步降低网络创业门槛,发展网络经济。实施青年创业“三年行动计划”,以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十项实事”为抓手,重点打造意识培育、能力提升、资金扶持、项目服务、阵地搭建“五大平台”,使全市青年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业能力加快提升。最近还举行颁奖活动,表彰全市30名“创业之星”。
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构建以“6张清单、1个平台和1张行政权力运行安全网”体系,率先承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四最”,即收费最低、时间最短、流程最简和服务最优,让创业者投资无忧。
权,为创业者简;利,为创业者谋。全市55个行政部门“自我革命”,将6539项行政权力精简为1727项,精简率达73.59%。行政审批办理平均承诺时间从8.24个工作日,下降到3.96个工作日。前不久,一家公司主管吴旻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项目规划许可手续。没想到,整个审批过程只用了1个工作日。在窗口值班的市发改委行政许可处长许宁峰解释说:“以往审批,一趟下来要几十个工作日。现在实行‘容缺预审’,审批时间自然缩短了。”
创业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盐城把环境建设作为全民创业的“生命线”,出台了一系列领先全省的改革措施,如实行进入无门槛、工商零收费、注册零首付等,放大创业富民的乘数效应。
个体小微企业,往往是创业环境优劣的“晴雨表”。来自工商部门的这组数据,也许能从一个侧面诠释“创”在盐城的活力——去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2.36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56万户;新增工业一般纳税人企业1444户,同比增加683户……更可喜的变化是,全市干群全面小康理念的升华——小康不是“盆景”,而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包括全市500万农民兄弟,要在致富路上齐步走、一二一。
本报通讯员 宋滨东 黄云鹰 本报记者 林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