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商部门聚焦创业创新之路

15.06.2015  12:23

全省工商部门聚焦创业创新之路——
推进“双创”,多设路标不设路障

  “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称为“克强经济学”重要内涵。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5月联合下发《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2015-2020)》。11-12日,全省工商系统在泰州召开服务“双创”工作会议,并调研部分企业。记者在会场内外采访发现,如何推进“双创”,引发政企共同聚焦。

  新指标,让“放”与“扶”价值凸显
  “去年以来,工商部门积极推动以降低创业创新门槛为主旨的商事制度改革,对促进‘双创’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省工商局局长王元慧说,今年的商事制度改革,李克强总理又提出了两个数字指标:一是新增企业数,保持平均每天1万户的势头,按江苏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全省每天要新注册企业1000户;二是初创企业的活跃度,从60%多提高到70%。
  “第一个数字讲的是做大增量,要求我们继续在‘放’字上做文章,清障减负做减法,让更多企业顺利出生;第二个数字讲的是盘活存量,要求我们着力在‘扶’字上下功夫,搭台助力做加法,让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王元慧解读说。而在过往,作为营造公平放心市场环境重要手段的“管”是工商更为显要的职责定位。
  根据我省的5年方案,“新登记注册的初创企业户数、吸纳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10%以上”落纸有痕,并明确由工商部门牵头负责。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前年开始,广东的私营企业数一举超越了江苏;而在此之前,江苏已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冠军。
  原因何在?
  省工商局仔细研究对比后发现,主要就是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双创”活力。“现在我们的改革正在逐步跟上来,但是在住所登记等改革上仍有欠缺。”省工商局副局长杨卫东说。

  需要怎样帮助?“请群众点菜”
  会议专程邀请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出席并从他的角度畅谈政府该如何服务“双创”。蓝绍敏表示,鼓励创业创新,既需要简政放权这样的“放”,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扶”。“今年初,一家台企老板跟我提到用工困难,我们马上启动多部门合作,几个月就帮企业招了8000人!”
  “其实也有人提出,这样的事政府该不该岀手?是否该交给市场来解决?”而在蓝绍敏看来,政府该做的,恰恰是企业顺境时少干预,企业困难时伸援手!
  “蓝书记其实是给工商人作了一堂精彩辅导。”省工商局副局长李杰说,他理解,推进“双创”,政府应最大限度地把能做的事都做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为让服务更有针对性,工商施策正努力从“自己端菜”改为“请群众点菜”。各级工商部门今年针对小微企业展开了广泛调研,并形成报告供政府决策,同时有的放矢优化工商服务。比如,无锡工商局专门调研了服务“双创”已有政策落地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的考虑,对部分行业存在变相设立限制的情况;二是放宽经营场所登记的要求在具体落实中仍有困难;三是企业网上审核通过后,企业还要提交书式材料的原件,并没有给申请人带来明显便利;四是“先照后证”后续监管仍存真空。

  深挖潜力,让更多企业顺利“出生”
  工商如何更好地服务“双创”?苏州市工商局局长刘海东一言以蔽之:“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他认为,工商部门关键要解决好三方面问题:一是要克服“有心无力”“规范重于扶持”两种消极心态;二是需加快解决自身能力储备不足的问题;三是需着力解决服务“双创”工作路径问题。
  谈到工作路径,王元慧表示,工商部门主要靠“集成手段”:将分散零碎的所有能够推动“双创”的手段一一梳理集成推出,并努力寻求突破空间。
  围绕让更多企业顺利“出生”,省工商局要求各地“深挖潜力”。记者了解到,有些市的无照经营户中有40%以上是因住所原因难以办照,这也是创客们反映最广的问题。“要知道苹果公司就是在一个车库里诞生的,阿里巴巴就是在一幢居民楼里成立的。”王元慧直言,我省把放宽住房登记条件的权限放给了各市政府,希望各市局对已有改革作出评估查找不足并报市政府,争取进一步开禁。省级层面也在向省政府积极建言。
  而为了让企业摆脱“平均3年消亡”的命运,工商部门按照“小做强”“股上市”“店加网”,也分别梳理出系列服务措施。
  记者注意到,本轮服务“双创”强化了“精准滴灌”的理念。和上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创业浪潮不一样,本轮创业的核心是创新。正因为此,工商部门针对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专门推出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通过保护商标专用权和商业秘密来保护创新成果,不让高成本创新被低成本复制;全程指导有成长性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等。
  “强化服务,并不意味着弱化监管。”连云港市工商局局长华宏铭则强调,只有两手都硬,才能实现保障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转自6月13日新华日报  作者: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