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件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音像档案遗产赏析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一项提议,将每年的10月27日确立为“世界音像遗产日”。今年“世界音像遗产日”的主题为“档案岌岌可危:要做的还很多”。世界音像档案联合会协调理事会(CCAAA)主席蒂姆·布鲁克斯指出:“那些百年或更早前形成的声像档案正处于丢失或濒危之中……我鼓励世界各地的所有同仁把各自关于音视频遗产保存和利用活动的相关信息分享出来,特别是在10月27日‘世界音像遗产日’前后或当天开展的活动。”
据官方统计,音像档案遗产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中占有不小比重。本期《国际档案界》选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在欧洲和北美洲评选出的5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具有代表性的声像档案遗产,呼吁各界对那些珍藏在我国档案馆或散落于社会各处的珍贵音像档案遗产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档案
自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设立以来,该机构下属的公共信息办公室就为巴勒斯坦难民历经的各个时期拍照、录影,内容涵盖了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难民营,到60年代黎巴嫩内战,直至2000年该地区的连续骚乱等历史阶段。在近60年内,近东救济工程处收集了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静态图像和视频材料,这些档案是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和历史的集中反映。图为救济机构在沙石上为巴勒斯坦儿童建起的临时学校。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档案全宗
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国内生产生活落后的状况,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展了“新村运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终于摆脱了贫穷与落后,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跨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新村运动”标志着韩国开启经济发展这个不平凡旅程的第一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他们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世界来讲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从1970年至2011年间,共有129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农村干部访问了韩国,了解“新村运动”的经验、做法。韩国保存了与“新村运动”有关的各种载体的档案,其中包括1970年至1979年间的总统讲话、政府文件、农村工作文件、信件、手册、照片以及反映“新村运动”的视频剪辑等,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现存于韩国新村运动中心。图为音像载体的韩国“新村运动”档案。
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在英国发表《告法国人民书》的一组档案
1940年6月14日,法国首都巴黎被德军攻陷。17日,鉴于法国国内投降派上台,已无法抵抗外来侵略者,法国总统戴高乐决定离开法国,奔赴英国发起救国运动。18日,他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继续开展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争,并发起“自由法国运动”。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1940年6月18日戴高乐《告法国人民书》档案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告法国人民书》的手稿、戴高乐发表广播讲话的录音、这一事件的宣传画及宣传画手稿,这些都是见证这一历史事件的关键证据。该事件也被认为是广播史上的一件大事。图为戴高乐在英国发表《告法国人民书》这一事件的宣传画。
亚美尼亚著名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的曲谱手稿集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是世界著名的苏联作曲家和音乐家(亚美尼亚族),他的不少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均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哈恰图良传奇般的一生中,他的音乐创作广泛取材于亚美尼亚的城乡民俗,为世人留下了全面的、几乎涵盖所有体裁和形式的音乐遗产。除进行音乐创作外,由哈恰图良亚提倡创办的亚美尼亚作曲学校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中占有重要一席,他还对南高加索和中亚国家作曲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作品的手稿等音乐档案遗产现存于亚美尼亚共和国阿拉姆·哈恰图良博物馆。图为他所作的电影音乐曲谱手稿。
1906年澳大利亚《凯利帮的故事》电影档案
1906年,由查尔斯·泰特导演了默片《凯利帮的故事》,讲述了绿林好汉奈特·凯利的传奇一生。该片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业的诞生,通过此片,澳大利亚影人在世界上崭露头角。更具意义的是,它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电影,预示着未来叙事电影格局的形成。该片后来被多次改编,重新搬上荧幕。该电影的档案资料现存于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声音档案馆。图为影片中奈特·凯利被捕的情景。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0月23日 总第2675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