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劣汰!南京7500家“僵尸”企业面临清理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省工商局工作部署,市工商局近期针对“僵尸”企业展开了清理。什么样的企业是“僵尸”企业?南京有多少企业被纳入了清理目录?如何清理?清理“僵尸”企业有何意义?围绕业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一道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场
执法人员逐户上门核实取证
“中山北路8号到了,这里是南京绿地紫峰大厦的副楼。”3月7日上午,记者跟随市工商局执法人员一起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就直奔总服务台,并打开移动监管手机终端进行拍照、录像、收集固定执法证据等工作。
“您好,我们是南京市工商局执法人员,请问江苏天弘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楼××室正常经营吗?”在向物业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后,执法人员按程序进行了询问。
物业人员通过物业内部资料查询比对及实地查看,确认该企业不在此地经营,目前在××室实际经营的是另外一家无关联企业。
在核实确认后,执法人员认真填写了《现场核查记录》,对拍照、录像、录音资料进行了保存,并请相关见证人签字进行了见证。
同样的清理工作,市工商局的3个执法小组在同时进行着。3月8日上午,另一组执法人员来到建邺区河西大街230号台湾名品城内,对拟清理名单中的4家台资企业逐户上门实地核实,确认这4家企业也已不在登记的地址正常经营,处于失联状态。
统计
7500家企业列入拟清理目录
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长期停业未经营且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
市工商局通过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全市共有约1.8万户企业2014—2015年度连续两个年度未进行年报,且仍未补报恢复正常经营状态。经进一步与税务部门进行初步数据比对,全市约7500家企业被列入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拟清理吊销名单中。
今年,市工商局和各区市场监管局以及江北新区市场监管局,将对拟清理吊销企业逐户开展上门实地核查,确认企业是否在登记地址实际经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收集、固定证据,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以达到“唤醒一批、规范一批、吊销一批”的清理目标。
根据相关规定,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且对该企业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将被列入工商部门“法定代表人及相关人员黑名单”,受到一定年限内不得担任新设(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董事、监事、经理,不得评先评优等惩戒措施。
意义
优胜劣汰,助力高质量发展
那么,清理“僵尸”企业有何具体意义呢?
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 长期停业不经营“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虚增了市场主体基数,对后续企业监管造成阻碍,同时影响政府资源的配置和流向,影响政府的科学决策,也在客观上会增加市场的经营风险。
清理“僵尸”企业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机制,可以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有效净化市场环境,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让政策红利和资源流向实际运行良好的企业,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