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厚岗八路军驻京办见证抗战风云
叶剑英、李克农在此工作4个月,发展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傅厚岗66号,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 摄
在南京鼓楼广场的东北侧,原为一岗阜,因明代府军后卫队驻扎在此,故称傅后岗,这条东西长约400米的街巷在民国时期却是不少公馆和办事机构汇集的地方,比如说傅厚岗66号(今青云巷41号),当年就是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又称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现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址。 八路军驻京办旧址已免费开放近28年 昨日下午,记者带着当年八路军驻京办事处落成时的老照片来到了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纪念馆是一幢独立的二层西式洋房,院子里面有两棵大树,枝叶茂盛,门口的围墙上刻着南京市政府立的“江苏省文化保护单位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石碑,旁边还附有一段介绍,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两层带有阁楼的西式洋房,砖木结构。1937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与国民党谈判,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租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公馆,组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 在1982年3月,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0月,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而除了周一闭馆外,纪念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至今已近28个年头。而对比着老照片,院子还是那个院子,小楼还是那个小楼,可它的周围却已翻天覆地。 叶剑英、李克农等在此工作了4个月 纪念馆里面的院子,虽然不大但很别致,院墙边种着两棵大树,中间有一圈鹅卵石铺起来的小径,里面则是花花草草,侧壁上“抗日前哨”4个大字则异常醒目。走进这二层西式小洋房,第一间房间稍大,这是办事处用来接待来宾的会客室,里面依次靠着墙边放置了沙发和茶几,会客室旁边有两间小房间,门口挂着牌子,这边是时任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主任李克农的工作室和宿舍。李克农于1937年8月下旬由上海来到南京,一直工作到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才离开南京。 沿着木质的楼梯上到二楼,第一间房门口挂着个小牌牌,上面显示这便是叶剑英的工作室兼卧室,叶剑英是八路军驻京代表,他于1937年8月初随周恩来、朱德一起来南京参加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后便留在了南京,一直工作到同年12月初南京沦陷才撤离。而二楼东面最大的一个房间则是当年的中共中央代表博古(秦邦宪)的办公室,他在洛川会议后,1937年9月初来到南京,于1937年10月去了武汉。 发展巩固抗日统一战线,营救政治犯 从1937年8月至12月,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是八路军设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虽然在南京只有4个月的时间,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与国民政府谈判,宣传八路军战绩,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救接待被国民党关押的政治犯,恢复建立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党组织等,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1937年8月18日,周恩来和叶剑英来到南京“首都反省院”看望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周恩来与反省院院长交涉。刑期较短的政治犯,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陆续被释放,刑期较长的,由八路军驻京办以朱德、彭德怀或叶剑英的名义,给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写信,指明要求调往八路军“服役”。从8月到10月,从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监狱、反省院先后释放的政治犯,经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接待和初步审查的,共有1000多人,其中700多人转送延安,成为革命重要骨干。记者端木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