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提升 中小企双创获政策扶持
日前,在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之产业互联网与县域经济生态发展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马向晖指出,当前互联网发展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带动县域经济为主体的各地转型升级和区域的协调发展。马向晖希望,相关各方能够继续加强工作力度,聚焦产业发挥互联网与县域经济的平台独特作用,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广泛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为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协调发展注入新活力。
自去年10月,作为工信部“腾计划”内容之一的“百县千亿”工程实施以来,在推动产业信息化与县域经济加速融合,促进县域地标性产业的快速转型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又有一批县域加入“百县千亿”工程。
建设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马向晖指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总体上看具有良好的机遇,但也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成本高、融资难等制约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目前,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其中“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培育”行动是一项重点任务,这一培育行动将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基础上,以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大力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建设和完善基于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为重点,根据互联网的发展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
马向晖指出,“十二五”以来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据统计,目前在全国建立的信息化服务机构已经有6400多个,配备的专业服务人员12万名,并联合了2700多家专业的合作伙伴,每年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信息化推广活动10000余场,参加线上线下活动的人数达千万人次。总体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收效显著,“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实施顺利。
一是推动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在线安全监控、能耗配置、能源管控、设备管理等服务。目前北京建设了工业云平台,在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上的用户容量已经达到5万人次,同时平台接入宽带,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软件以及云端服务等,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门槛。
二是建设产业协同的创新体系。工信部信息中心建设创新中国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采取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模式,应用3D打印、开源技术等开展众创制造、项目众筹、成果交易、创客大赛等九大类服务。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打造互联网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推广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推进协同创新,为3000家小微企业、50家创客空间提供了机会。
三是鼓励小微企业创新营销模式,推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实施了小微企业健康体检计划,在全国开展小微企业健康行活动,建立企业服务站,培训体检师,为小微企业进行运营状况的免费体检。中国网库实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腾计划,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专项工作,目前已在全国近百个城市建设了75个基于实体企业的电商基地和97个电商,23个以县域地标性产业为特征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及1000多个单品交易平台,为近7万家小微企业开通并激活了网上批发平台。
四是运用互联网探索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数据和客户评价数据,通过数百个风控模型,对小微企业进行了细分,加工分析和风险识别,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和增长情况,给予综合授信。自开展小贷诚信业务以来,为庞大的网商、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解决了融资难问题。截止到2015年底,发放贷款超过3000亿元,平均每笔贷款3.3万元,不良率在1%左右。
支持创业基地建设
马向晖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的基础上,工信部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参与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挥优势,创新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兴业,支持各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继续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开展“互联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培育”行动,加强创业辅导,继续完善创客中国服务平台,继续组织实施中国创客大赛。
二是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网络化服务,运用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个性化定制和人性化生产,促进向转精特新方向发展。
三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的优势,打造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完善满足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管理提升、市场营销等共性和关键需求的服务链。
四是继续实施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电子商务应用的信息化服务专项,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专业服务和信息化平台,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的深化应用。
五是探索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促进信息化服务企业与中小企业携手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