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民生工作 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持续强化“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服务大众”理念,把体育基本现代化作为工作出发点,把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工作着力点,把提高市民健康素质和青少年运动水平作为工作落脚点,通过建设高品质的体育设施、推行广覆盖的健身活动、引进高品位的体育赛事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充实体育的健康功能与教育功能,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江苏省首批公共体育示范区创建,同年,靖江体育工作在全省县级体育重点工作督查中列苏中第一位。
——从群众需求出发,突出便民、利民、惠民,搭建群众健身平台
■着力打造城乡“体育健身圈”。2013年,根据省、市体育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主城区完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并拍摄绘制了电子地图,公开对外发布,极大地改善了中心城区百姓健身条件。2014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布局,努力打造农村“20分钟体育健身圈”,至2015年底,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基本达到80%,人均拥有公用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1平方米。
■稳步推进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一方面做好大型体育场地资源的开发再利用。2013年,启动老体育场改造工程,2014年11月份对市民免费开放。改造后的老体育场设施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健身路径、健身广场、地下停车及人防设施,体育场地设施总投资约1300万元,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健身环境。另一方面建设好高品质的大型体育设施。2015年5月,靖江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正式开馆,6000座的现代化体育馆展现在人们眼前;7月,拥有3个泳池的恒温游泳馆正式向市民开放;9月,市体育中心室外篮球、羽毛球、网球场,健身路径,儿童活动区域建成开放,优良的体育场馆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健身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各级体育健身服务网络。全市共有400多个晨(晚)练点,遍布城乡。24个群众性体育协会、16个体育俱乐部、近18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分布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小区,为百姓科学健身提供指导,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每年完成了国民体质监测3000人的监测任务;第六次全国普查中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和登记数据准确无误;通过网络媒体在全国征集健身广场舞歌曲,最终确定了3首进行录制排舞,在全市的各健身点推广。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超过3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以上。
——从贴近群众的角度,策划组织群体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大众健身普及化。通过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动,统筹推进各类人群健身活动的均衡发展,打造了多项本土品牌赛事,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体育生活。结合全民健身月、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每年各类健身表演及比赛达百余场次。通过“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评选,让群众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回到群众身边。冬季长跑、广场舞、太极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围棋、钓鱼、游泳、自行车骑行等项目的比赛颇受欢迎;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联赛四大联赛列入我市群众体育常规赛事形成传统;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有近万人参与其中,让市民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更为新靖江、新体育助威造势。
■赛事活动多元化。近年来,先后承办了海峡两岸中国象棋邀请赛、全国女子甲级围棋比赛、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柔道预赛、中华龙狮大赛、全国围棋男子甲级联赛江苏队对上海队的比赛、中欧乒乓球世界冠军对抗赛等全国以上高水平赛事,江苏省青少年散手锦标赛、江苏省环明湖自行车邀请赛、第二届维坊国际风筝节(华东赛区)的比赛、江苏省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江苏德比篮球争霸赛、江苏省体育舞蹈(国标舞)全国城市邀请赛、江苏省第八届农民运动会舞龙、拔河比赛、江苏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等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赛事,举办了TGR100超级马拉松接力赛,参与面之广、竞技水平之高、影响力之大在靖江均属首次。这些高水平、有特色的比赛,极大地增强了市民投身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说实现了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组织宣传立体化。近年来,靖江市体育局注重舆论宣传,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加快构建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体育健身、赛事信息服务平台。2014年起,与《靖江日报》、靖江电视台、靖江广播台合作体育健身的专版专栏;提档靖江市体育局网站、开通“靖江体育”官方微博,宣传我市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举措、新发展和新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体育在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