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工业集中区新常态下实现新跨越

06.01.2016  12:05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仪征市大力实施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推进产业向特色、集聚和转型发展,工业集中区全年预计实现工业产值530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入库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开票销售124亿元。

  整合资源,加速推进产业转型

  仪征市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工作管理机制,对工业集中区开发、投入、产出等情况实行跟踪督查,全面准确掌握集中区运行状态。及时通报每个季度的发展情况,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协调解决有关矛盾和问题。推动扬州市级工业集中区认定工作,加强对重点发展型、优化发展型、生态发展型工业集中区考核考评,促进工业集中区实现新常态化发展。

  围绕各镇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对现有工业集中区进行分类整治整合,重点发展真州、月塘重点型发展型和生态发展型的工业集中区,通过自身裂变,放大特色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刘集、新集、大仪的优化发展型工业集中区,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优先保证资金安排、土地供应。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链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一业”发展格局。

  加大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推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好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培育科创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引导高成长型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调整产品结构,开拓营销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建立和完善工业集中区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增强集中区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在汽车船舶制造、化纤无纺织物、电器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开展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开发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新产品,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一是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和吸引民资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充实工业集中区项目源。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应用先进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大项目设备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入园项目的科技含量。二是节约利用土地。市发改委、经信委会同国土局一道研究制定不供或限供地的政策,以土地政策倒逼集中区整合提升;对投资3000万元或注册资金小于1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确保重点型或优化发展型的工业集中区优先用地。实行差别化供地,促进转型发展。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企业,优先按原挂牌起始价供地,促进重大项目和鼓励型项目落户工业集中区。三是采取资产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等形式,推进土地、厂房、设备、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优势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流转,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