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评说国家“账本”,热议财税改革

13.03.2015  13:37

  3月7日下午和8日上午,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就今年的预算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今年的国家“账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  

  今年是落实新预算法的第一年,代表委员们认为,预算报告充分体现了法治财政的要求,四本预算完整“亮相”并接受监督,报告内容贯穿依法理财理念,数据清晰,层次合理,便于代表委员全面了解。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预算报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今年财政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落实新预算法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避免财政资金“碎片化”。要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政策,聚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工作,聚焦群众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说,预算报告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目前中央财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能花的钱越来越少,要花的钱越来越多。这促使我们必须思考“增收节支”的问题,思考怎样能做到财政运行更规范、更安全和更高效。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温思美表示,政府在推进财政预算制度和税收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预算反映的经济效率,如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财政预算增长与GDP增速匹配等方面有很大进步。他建议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尤其是强化对转移支付和政府性专项基金的约束,进一步改善公共预算支出的公平性,认真研究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预算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表示,预算报告有很大改进,特别是在项目细化方面。中央的预算比地方预算做得好,特别是在提前下拨资金方面。要继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某些项目可以提前审核,加强业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沟通,在财政管理制度上形成中央地方一盘棋。

   进一步改革完善税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财税体制改革要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他建议调整税收结构,尽快全面实行营改增,并将税收管理提升到更高层次。同时,调整国有资本结构,落实公益性国企和公益性资本改革方案,严格执行国有资本上缴红利的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元立集团董事长叶新华呼吁,加快建筑业、房地产业“营改增”,堵住不开发票的漏洞,同时,统一税收征管标准,加大企业税收违法处罚力度,提高税收违法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浸会大学企业家协会主席孙少文建议,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方面扩大社会总需求,另一方面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给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进一步规范事权与支出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道喜在发言中说,预算报告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好报告,完全赞成。建议在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对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各种因素要认真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特殊情况,提高人口因素、边境因素的权重,加大对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建议,要进一步明晰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划分,通过财税体制改革,调整现有转移支付机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要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用财力和政策支撑政府工作的重点。继续发挥投资拉动的作用,建议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做好重点领域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柴利能建议,要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比例,规范和完善央企在属地税收分成和利益共享机制,尽快出台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挂钩的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海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绍杰就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提出四点建议:破除GDP至上的政绩观,将政府性债务管理纳入地方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进一步摸清债务风险底数,并根据不同风险,采取相应化解措施;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地方债务信息透明度;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根据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需求、财政收入水平、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举债规模上限,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廖珉提出,预算报告应就地方政府债务的还本、付息的压力进行说明,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对债务风险有明确预期,以利于鼓励社会资本的进入和逐步化解存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