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个名字叫“炎黄”
——记参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张纪清
一个跟头,把张纪清27年的秘密“摔”出来了。原来,他就是江阴人找了27年的“炎黄”。
很多江阴人都知道,有一位“炎黄”,每年都会给当地敬老院、学校以及外地的贫困学生捐款寄钱。人们百般寻找却始终查无此人。虽然找不到“炎黄”,但他的善举一直影响着江阴市民,在江阴,“炎黄”成了爱心奉献的代名词。
直到去年,74岁的张纪清在向鲁甸灾区汇款时脑梗“晕倒”,他随身带着的几张汇款单,上面写有“炎黄”和“黄炎民”的化名,才证明了张纪清就是江阴“炎黄”——那个27年来隐姓埋名做好事、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找到的好心人。
张纪清出生在祝塘镇。放牛娃出生的他从小由继母带大,这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言传身教,用质朴和善良教会了张纪清一个道理:“做人很简单,帮人也不复杂。有时就是搭把手的事。”张家住在大宅浜河边上,从小深谙水性的张纪清是这条河上的“义务救生员”,一年到头,总能从河里救上三五个落水者。
出力又出钱的“傻事”,张纪清做得还真不少。有一年,他到上海出差,碰到了一个落魄的瘸子“阿毛”,就带回祝塘帮他看风湿,在家里住了一个礼拜,又是送药又是送钱,去年,“阿毛”还带着女儿专程到祝塘来看望张纪清一家,他十分高兴。
上个世纪80年代,张纪清就在祝塘从事养殖业,成为当地有名的万元户。他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点不满,很多人一心向钱看,为了钱甚至不择手段。他说当初捐款的动机,就是要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不要眼睛只盯着钱。”
1987年6月28日,张纪清第一次化名“炎黄”,用“无锡汉昌路1439号”这个假地址向祝塘镇党委汇款1000元,请其转交给正在筹建中的祝塘幸福院。
为什么化名“炎黄”?张纪清说:“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助人为乐、济贫帮困是传统美德,起‘炎黄’这个名字意在明志,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不懈,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
为什么用化名和假地址?“怕让人找到。既然选择了帮助人,就别想着留名,这样也就不会给被资助人留下心理负担了,没想到这一藏就是27年。”
这些年来,光有正规记录的用“炎黄”及其相关化名的捐助记录就有30条,他捐助的对象主要有祝塘敬老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有贫困学生、受灾地区。
后来,养殖业不景气,张纪清到祝塘工业公司经管办当了一名会计,由于不是正式编制,属于民办人员,退休金至今也不过每月78元,加上失地农民的补贴款500元,他的月收入就是578元。
收入不多,但捐款照旧。捐出的钱从哪里来?张纪清说,依靠全家人的支持。爱人黄琴芬的退休工资也被他支取了不少。黄琴芬说,以前家里人只知道他在做好事,可不知道“炎黄”就是他。直到几年前帮他洗衣服,从口袋里掏出的汇款单据落款上才晓得的。她也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就连儿子女儿也全被蒙在鼓里。
自己捐款做好事,却从万元户变成了“负元户”。张纪清从大房子搬进了现在70平方米的小房子。27年来,家人也用实际行动支持着张纪清的爱心行动,老伴把自己的退休金拿了出来,女儿把空着的房子给父亲拿去出租。最让张纪清欣慰的是后继有人了,孙子从四年级开始就跟他做慈善,每年他都会把压岁钱和旧衣服捐出去。
在江阴,“炎黄”已经从一个名字升华为一种精神,乐善好施不留姓名的“炎黄们”在当地层出不穷。祝塘敬老院是“炎黄”首个捐款资助的单位,在敬老院的账本上,除了“炎黄”、“黄炎民”这两个张纪清化名的捐款记录外,还有署名“炎黄姑娘”、“另炎黄”等许许多多其他受“炎黄精神”影响的爱心人士的捐款。
学“炎黄”、当“炎黄”的良好风尚在江阴蔚然成风,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特色品牌。为弘扬“炎黄”精神,表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江阴市在1998年专门建了个“炎黄”陈列馆,并命名为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4月,中共无锡市委将其命名为“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经广大群众推荐并经省文明委审定,张纪清被推荐为我省参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如今“炎黄”陈列馆已经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地,每年有不少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到这里来参观。在这里,“炎黄”已经成为一个群体代称。
有时,张纪清也会去“炎黄”陈列馆走走看看,听听大家是怎样议论“炎黄”的,而这么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做着和“炎黄”一样的事,才是让他最欣慰的。
本报记者 王晓映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