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从北京到新疆中哈边境线向国旗敬礼
袁苏苏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浮雕一侧立正,面对在风吹拂下猎猎作响的国旗,庄重地行军礼,高呼:“祖国在我心中,中国万岁!”崔文魁摄
袁苏苏在边境第一连留影。崔文魁摄
资料片:一连东侧有一座“眼睛山”,由几克几棵爬地松长成,酷似人的眼睛。人们说,中苏关系紧张时,这双警惕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现在中哈关系缓和了,这双眼睛中的一只因爬地松渐渐长大变成了实圈,被人们称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既是鬼斧神工的天然杰作,又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观。佚名摄
中新网新疆北屯10月9日电(崔文魁)小伙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浮雕一侧立正,面对在风吹拂下猎猎作响的国旗,庄重地行军礼,高呼:“祖国在我心中,中国万岁!”背后是黄沙梁,更衬托了此地此刻的庄严和神圣。小伙子虽然穿着方格衬衣和蓝色牛仔裤,但是,从行军礼的姿势和表情推断,他当过兵,或者受过较长时间的军训。
他叫袁苏苏,出生在甘肃华亭,2012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大一结束,志愿参军,今年9月从中国海军训练舰某支队复员重返校园。
袁苏苏告诉笔者,他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上大学后当海军圆了这个梦。但是,他还想着要创造机会探访陆路边防。
在海军部队两年,艰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洗礼了心灵,磨练了意志,升华了理想。他省吃俭用,津贴除了寄给父母一些,都存起来,为着能够实现探访陆路边境愿望做准备。
10月1日,他从清华校园出发,乘飞机经停西安后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降落,又改乘火车抵达北屯市,再乘班车于6日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6天跨越近一万里,实地感受这里的使命担当、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86公里,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
该团一连与哈萨克斯坦一个镇子遥遥相望,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连”。20世纪八十年代,从江苏支边落户一连的沈桂寿夫妻,独门独户住在中方32号界碑边,他们自己制作国旗,天天坚持升国旗,事迹闻名遐迩。
1988年阿拉克别克河发生了罕见洪水,水漫过中方河堤进入了我方2.1公里处的喀拉苏干沟——界河中心的东移意味着中方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将归哈方所有。一八五团1100名职工和边防部队一个加强连的官兵并肩奋战八个昼夜堵住了决口,确保了中方领土寸土未失。
马军武夫妇1988年来到这里担任升国旗、登瞭望塔、观察分水闸、巡视河堤、检查植被、加固铁丝网的任务,至今,已有27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马军武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
从媒体上看到了这些报道,袁苏苏选择一八五团为圆梦“走边防”的第一站。
此间,他参观了一连、团史馆、中哈界河抗洪守土纪念碑、等人文景观以及白沙湖、鸣河沙山等自然景观。
此间9日,袁苏苏电话告诉记者,他于8日顺利返校:“我要给校友讲述一八五团,鼓励更多的校友探访这里。”
原标题:清华学子从北京到新疆中哈边境线向国旗敬礼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