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创新,离不开传统的魂

12.11.2014  13:27

  台湾艺术家李宝春领衔《知己》来南京

  新华报业网讯  13日,由两岸艺术家携手打造的大型新编京剧《知己》将在南京保利大剧院上演。这部改编自话剧的作品,在戏曲舞台上又借助皮黄与昆腔焕发出新的魅力。

  《知己》由台湾著名京剧艺术家李宝春领衔,讲述了清朝一对知己的坎坷心路。李宝春饰演的吴兆骞因“江南科场案”开始了20年的流放生涯,好友顾贞观费尽千辛万苦将他救出,却发现救回的是一个被现实改造得面目全非的小人,这对知己最后死生不复往来。

  该剧由李宝春亲自操刀改编,不仅在剧情上与北京人艺的话剧版有所改变,与传统京剧相比,在剧情和唱腔上也有较大突破。李宝春用昆腔和皮黄分别来塑造两位主演,高洁孤傲、性格沉稳的顾贞观用昆腔演唱,而性格外向开放的吴兆骞则用皮黄来表现。李宝春是河北人,出身戏剧世家。自上世纪90年代定居台湾后,一直致力于京剧创新和推广工作。他是第一位搭配大型西方管弦乐伴奏演唱京剧的台湾演员,更曾在演出中即兴插入舞蹈和R&B等时尚元素。《知己》中,李宝春又将京剧与昆曲合二为一。

  在李宝春看来,不管怎么变,都不应该离开京剧的传统规范。他说,“传统的唱腔和形式不应该随便抛弃,以现有的程式去创作新作品,不仅省力,也能同时吸引年轻观众和老戏迷。”京剧创新的“”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重新包装。李宝春坦言,“老戏的规范唱腔、剧情起伏,这些精华的东西都要充分保持;但是提倡使用电声光、这样会增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这样的创新也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虽然是很传统的戏,但是视觉出新,年轻人就不会觉得很沉闷,重要的是老观众不失望,新观众坐得住。”不过,创新的尺度如何拿捏是一个问题。李宝春直言,“只是为了炒作,对京剧的传承毫无裨益,那就不如不做了。值得品味的好作品,才能流传后世。

  对于《知己》,李宝春通过“人际关系”这一核心矛盾与当代社会现实对话,从一个全新视角诠释“知己”的含义,使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完成对人性的审视。他表示:“话剧近似历史,戏曲更接近人性角度。吴兆骞的改变也可能是因为只有抛弃原来的自我,才有再回乡与知己相逢的那一天。”本报记者董晨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