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智慧常州建设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常州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生产方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变革,力争打造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运行为标志的智能制造装备名城。2015年8月18日,常州出台《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意见》(常发〔2015〕24号),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互联网+”工业、农业、商贸、金融、文化、旅游、交通、教育、卫生健康、公共服务十大重点领域,并编制印发《常州市互联网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意见的进一步落实。
一是“互联网+”助力政府投资信息化转型发展。常州市级信息化建设资金一直以来采取统一扎口的管理模式,由常州市经信委统筹全市信息化发展,承担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审核、监督及绩效评价工作,从源头上对全市信息化项目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决策,有力的提高了资金投资效益,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常州市信息化建设以需求为导向,重点支持跨部门跨系统信息共享交换的应用项目,全年市级政府信息化建设总投入2.8亿元,同比增长141%。常州市区域影像平台(一期)、常州市智慧城乡规划综合服务平台、常州市申请救助家庭金融资产信息专项核对系统、常州市社会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常州市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重大民生服务项目建成,医疗卫生、社区民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互联网+”推动智慧项目建设融合创新。统一规范云计算管理,打造共享开放的硬件环境,常州市出台《政府购买政务云服务的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府购买政务云服务的管理流程,有效保障了政府投资信息化工程项目落地的信息基础资源需求;社会公共服务日益便捷,社区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常州市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启动“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借助于电子政务服务网络和系统大数据库,高效受理和处置社区居民提出的公共服务诉求,目前平台已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目前常州智慧旅游平台旗下的资讯营销服务系统、产业管理服务系统、常州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完成,旅游服务、旅游营销和旅游管理实现网络化进阶,随着12301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落户常州,常州智慧旅游项目具备了全国影响力。
三是“互联网+”引领智能制造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常州紧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互联网+工业专项行动计划》、《常州市智能工厂(车间)认定办法》等意见办法,就深化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明确了目标要求、重点工作、推进措施和重点培育企业,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2015年,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98.8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正向深层次发展。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十百千”工程,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和智慧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加强互联网产业园、两化融合示范园区、人才队伍建设。以省市共建国产云计算产业园、中国国际传感谷(常州)、中兴能源云计算华东基地、常州百度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为契机,谋求常州市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引导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物流、平台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工业互联网基础和衍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