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

25.05.2015  19:38

 

 

全国政协常委、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委(国家代表)、国家攀登计划土木和水利工程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刘西拉教授于2015年5月21日回到母校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为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演讲。

刘西拉教授是田高中“名人课堂”开设以来受邀的又一位重量级的校友嘉宾。

虽然近80高龄,刘西拉教授却依然精神矍铄,声如洪钟。

60年前,我就在一楼右边第一间教室初二(甲)班读书,这是当时二中最好的班级,叫‘卓娅班’”,站在母校见证沧桑历史的“创生”楼前,面对一大群来自《金陵晚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等媒体记者,大科学家刘西拉回忆起在南京田高中的求学历程,非常自豪说,“我初中时学习成绩全班第一,操行等第‘丙’,是老师眼里最调皮的孩子!当时班主任刘应霖老师给我的评语是‘盖好的房子少一垛墙’。

刘西拉坦陈当年那些老师的教学方式给了他非常大的影响。那时候,二中教学质量位居南京前三,有一大批专业水平精湛的名师,刘西拉所在的“卓娅班”班主任刘应霖老师曾经以这个班为例写了篇非常有名的专业论文。

我们刘应霖老师鼓励大家作文要写出新意,如果作文有创造性,就会加分,我就想方设法找来老师的笔记琢磨,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所以我总是有加分。

从初中“卓娅班”到高中甲班,老教授特别感激母校老师对他的培养与教育。

那时候,我每天早上6点第一个到学校,我们都喜欢问问题,以把老师问倒为荣,而老师们也非常宽容,鼓励我们,和我们一起钻研。后来我们同学中有三个到清华,一个去北大。

短暂的与媒体见面后,老教授又健步来到学生剧场,与母校同学们畅谈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三种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

现在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中央,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和准备?在知识方面,应该如何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在能力方面如何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素质方面如何养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竞争意识、辩证的思维方法和踏实苦干的作风?刘西拉教授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给同学们一个个清晰的答案。

刘西拉教授谈吐幽默风趣,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诠释的是国人的自豪感。他以他们团队建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为例说明中国创新设计与制造对世界的影响;他以2005年在美国洛杉矶参加世界土木工程年会,通过精心设计演讲内容最终超越日本赢得与会专家喝彩的事例,展示大国崛起的自豪与自信……

刘西拉教授声情并茂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近年来,田高中“名人课堂”有声有色,影响日增。田高中学子在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全美华人协会主席吴京生、我国著名雷达专家贲德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吴宗森、法国青年企业家卡卡等包括校友在内的国内外社会名流的交流与碰撞中,不仅拓宽视野,培养能力,更是萌发一颗颗创新的种子,产生兴趣的火花,为日后的成长与成才增添浓墨重彩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