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书法爱好者马生湖:想带作品上春晚

15.10.2015  13:22

  图为马生湖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乌娅娜摄

  图为马生湖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乌娅娜摄

  图为马生湖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乌娅娜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5日电(乌娅娜)内蒙古书法爱好者马生湖年近60,从他开始学习写字起,就爱上了书法。马生湖在书法与现代文字相结合方面揣摩多年,甚至有了想“上春晚”的想法。

  1958年10月,马生湖出生在甘肃平凉一个贫困山村的农民家庭。由于祖辈受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刚满6岁时,爷爷就将他送进了山村小学。

  偏僻的地区只有一个在解放前教过私塾的教书先生给学生们上课,拼音不会,就从简单的语文、算术学起,老师要求学生对每天教过的生字必须用毛笔以大楷写仿,小楷押格,每日一篇。

  从临摹老师的字开始,马生湖和汉字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一支毛笔一毛三,一个鸡蛋五分钱,用三个鸡蛋去换一支毛笔,还剩余两分钱,那时候有自己的一支毛笔真得很高兴。”马生湖回忆说。

  对于家境贫寒的他,更多的时候是以大地为纸,木棍为笔。每当雨后路过水漫的泥滩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写上几笔,直到把那片滩地写满字,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马生湖自小表现出对书法的喜欢也获得了老师们对他的喜爱。从小学到高中,老师们看他喜欢写字,就主动对他教学指导,有时候学校有集体活动需要写标语、写板报的活时,老师们就把这些任务交给他来完成。

  1976年,高中毕业后,马生湖步入军旅生涯。

  18年部队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马生湖学习的热情。他经常在别的战友看电影时,躲在地窝子里练字、学习。

  1992年,马生湖报考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班,从这时开始,他的书法学习走上了有师指导的“正确轨道”,系统学习了书法理论,遍临了楷、行、草、隶、篆诸体。然而学习小楷是他的最爱。

  “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以形式表现内容,是一种无止境的艺术追求,小楷是意志和耐力的体现,是求实除躁的好方法,通过写字看人性,知人心,探意趣,交朋友。”马生湖对他理解的小楷内涵给予解释。

  十几年来,他写小楷约50万字,从临写历代名帖、抄写古文到抄写现代文,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马生湖创作了用小楷抄写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08年奥运会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等作品,新颖独特。

  同时,他也在不断思考,怎样才能将书法和现代文字结合的更紧密一些呢?

  2014年6月,马生湖参观了红色革命根据地西柏坡,感触颇深,随后,他用小楷抄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作出用传统手法写现代文辞的尝试,全文采取册页的形式,字体以楷书为主,楷行间杂,从右至左分段竖式排列,首行缩进两个字,带标点符号,共209页,4万余字。

  马生湖介绍:“在我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皆用小楷以简帛记之。但是,用传统小楷抄写现代名文,我认为这是对传统书法的应用和发展,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辞的有机结合,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最佳表现形式。

  谈及想“上春晚”的想法,马生湖笑着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春晚是全国观众的大舞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小小感悟,来启发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学习、继承、创新我国的书法艺术。”(完)

  原标题:内蒙古书法爱好者马生湖:想带作品上春晚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