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06.01.2018  08:11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这243位乡土人才成了“省级”名人 他们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宝贝”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pic.xhby.net

  交汇点讯 范泽锋,成长于宜兴陶都,陶艺世家传人;

  熊立群,来自琴筝之乡扬州,专业制作古琴古筝;

  方美珑,出自丹阳,乱针绣第三代传承人;

  ……

  新年伊始,这些来自乡土一线、散发着“土味儿”的土专家、田秀才们,出现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新年第一次会议上。

  不仅如此,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副省长蓝绍敏等领导,还专门为他们发放了“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证书。

  省级层面为乡土人才发放证书,“认定”层次,列为培养对象,是不是很高大上?这在全国也是头一家。

1月5日,首批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代表上台“领证

   乡土人才进入“组织视野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首批拿到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证书的,共有243人。此外,还有539名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1935名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

  他们没有高学历,做的事业不是“高精尖”,但个个身怀绝活,既有能工巧匠,也有带民致富能人。能进入这份大名单,首先要经过专家评审,而且还要由八个省级机关部门联合再审,这里面有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农委、省文化厅……

  这么多部门联手认定、共同培养,江苏真的把乡土人才当成了宝贝。

2017年10月9日,江苏举办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各路乡土人才大显身手,营造尊重乡土人才、关心乡土人才、爱护乡土人才的浓厚氛围。

  去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的意见》,从乡土人才的寻访推荐、梯次培养、职称评审、技艺传承,到传统技能进职校、搭建成果展览平台、加强资金扶持等方面,拿出一揽子政策干货,使得乡土人才与领军人才一起,成为备受关注、重点扶持的人才群体。

  江苏也成为全国第一个从省级层面部署安排乡土人才工作的省份,成为乡土人才开发的先行者。

  1月5日,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新年第一会,就专题研究部署乡土人才发展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明确要求:

  既要关注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要重视具有乡土气息的“土专家”“田秀才

  为什么要把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放到这么重的位置?郭文奇是这么说的:

   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七大战略中,就有人才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开创江苏的“新乡土时代”。

   乡土人才,一头连着优秀的乡土文化,一头连着厚重的人文创造,处于两大战略的交汇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

  吴韵汉风的历史传承,使得江苏成为传统文化栖居的家园,更是乡土人才成长的摇篮。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测算,在江苏,仅仅雕刻、刺绣、陶艺、漆器、编织、彩扎、泥塑、古建筑等工艺美术类、非遗传承类从业人员就达100万人,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无锡惠山泥人

  一门好手艺,往往发展成为一个好企业。

  扬州琴筝制作传承人熊立群,创办的金韵乐器御工坊,从最初不到十个人,发展到现在年产琴筝1万台,带动全市琴筝制作企业300余家,销售总量占全国市场份额75%,年产值超10亿元,利税1亿元。

熊立群在制作古琴。图片来源《诗意中国

  一个传承了传统文化的乡土技艺,往往能成就一个产业,带动一批人脱贫致富、振兴乡村。

  紫砂发源地宜兴市丁蜀镇,有28名国家级大师、83位省级大师,5个专业紫砂村、67个专业合作社、12000多户家庭工作室,4万名乡土人才从事紫砂陶瓷制作,6万多名产业配套人员,社员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近代核雕发源地——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这几年围绕核雕技艺,吸引设计、制造、销售相关人员,拉长核雕产业链,形成核雕产业集聚区,小小橄榄核雕出了3亿多元销售额。

西望紫砂陶瓷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范泽锋代表省“三带”名人在会上发言

   乡土人才将迎来更多利好

  “土秀才”登上省级领奖台,让不少乡土人才“扬眉吐气”。

  “乡土人才的技艺,以前是糊口之技,论身份没地位,讲身没‘脾气’。如今能站上这个讲台,是党委政府最接地气的决策,让我们有底气来介绍自己。”从一个小木匠成长为技艺大师、企业家,熊立群最懂得乡土人才的痛点,也最能感受好政策带来的激励。

  可喜的是,随着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的推进,乡土人才正在享受史无前例的优厚政策,也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政策利好。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乡土人才将得到系统化、集成式支持服务。

  宣传文化部门,发改委、经信、商务、教育、旅游、农委等部门,将为乡土人才发展提供文化创意、投资、人才培养等服务,继成立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后,乡土人才还将有专门的特色园区、行业协会,获得更多机会在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中发光发热。

  有关部门还将探索——

   建立适合乡土人才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凭品德能力业绩论英雄。

   设立乡土人才专门职称序列,打通乡土人才职业发展渠道。

   运用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手段,让乡土人才名利双收。

   把乡土人才纳入各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范围,作为领导干部结对联系的对象。

   优秀乡土人才还有可能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作为镇村两级干部后备力量。

  相信随着乡土人才资源的深入开发,江苏一定能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开创“新乡土时代”。

  交汇点记者 郁芬

标签:

编辑: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