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志愿者协会走“社工+义工”新路

25.08.2015  00:22

 

图为志愿者们一起宣誓。陆夜摄

 

 

图为小志愿者上台领取礼品。陆夜摄

  

昨天下午,200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齐聚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参加179志愿者协会成立八周年庆典活动。从最初的2名成员,到逾620人的大家庭并正式登记注册,179的志愿者们走过八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他们再度出发,打造“社工+义工”联动模式,为公众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志愿服务。

 

八年服务时间超10万小时

 

昨天下午2:00,市一中一楼礼堂里座无虚席。伴随着悠扬的乐声,179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一起回顾了从2007年至今走过的点点滴滴。

 

八年前,成立之初的179志愿者协会仅有2人,会长姚炜平四处奔走,通过网络招募等方法,艰难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开始了最初的志愿服务。如今,179志愿者协会已成长为超过620人的志愿者大家庭。

 

从第一次组织献血活动开始,179志愿者协会订立“平均每周开展两次公益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小时”的会规。如今,协会开展活动已经超过600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10万小时。

 

曾经,经验并不丰富的新人们第一次去越江敬老院时手忙脚乱,只知道抢着为老人洗衣、做饭。如今,成熟的志愿者们已经能够为老人提供义演、理发、旅游等全方面的服务,累计服务人群超万人。当年,179的足迹还仅限于靖江市的各个敬老院,如今他们已经将爱心服务范围扩大到特殊儿童学校、血站、社区,甚至是汶川、昆山,服务内容涉及敬老、助孤、助残、环保宣传、献血等。

 

八年来,179志愿者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从一个初生婴儿,成长为本土志愿团队中的“小巨人”。

 

开启“社工+义工”联动模式

 

2014年下半年,面对日益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一个难题摆在了负责人姚炜平的面前。“队伍整体虽然壮大了,但是我们的公益活动却没有质的提升。”姚炜平说,志愿者们的日常工作一直是简单地组织、策划活动,却从来没有想过活动是否卓有成效。因此,姚炜平想到了“社工”。

 

相比于普通的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工将“活动”提升至“项目”层面,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前期调研、方式设计以及效果分析。2015年2月,在姚炜平的积极努力下,泰州市首家本土社工中心“行知社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社工师3人,助理社工师7人,其他工作人员8人。社工服务中心的关注点聚焦于青少年、长者、特殊儿童三个群体,致力于将教学、研究与服务相结合,探索本土化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同时,中心还吸收了来自南京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5名社工专业在读学生,为他们实习提供平台。“社工策划项目、义工配合实施,这样才能让活动做得更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并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姚炜平说。

 

帮助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015年3月,由179的志愿者与行知的社工合作开展的“‘爱驻我家’家庭成长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联合社工随机走访靖江城乡家庭,短短一个月内,他们调研了100户居民的家庭环境。通过前期研究,社工们发现,这100户受访家庭中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存在儿女与父母沟通不畅的难题。此后一个月内,社工和义工精心设计,邀请家庭成员一同参与活动,并通过心理访谈、户外拓展、亲子互动等方式,促进家长与子女的交流。截至今年8月,该项目已经开展5期,实际受益人数达200多人。

 

暑假期间,179志愿者再次联合行知社工开启“儿童安全工作坊”项目,项目摒弃传统宣讲、授课式普及儿童安全知识的方式,独辟蹊径运用角色体验、情景扮演、互动游戏等新颖模式,让儿童实际参与活动,身临其境体验可能遇到的危险。活动目前已开展四期,并一度在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引发关注。

 

今年以来,179志愿者协会已与行知社工共同启动了5个合作公益项目,服务内容涉及聋哑儿童、环保、安全等多个领域,目前服务人群已近千人。“我们的目标,就是主动帮助人们发现隐藏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行知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徐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