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天蓝水清家园美
盘点江苏环保2015关键词
2015年对环保而言是不平常的一年,“十二五”收官,环保新政频施,这一年承载了满满的激情与希望。回望2015,江苏环保人自觉勇担当,主动再加压,奋发有新为:绿色发展、制度改革、精准治污……诸多环保关键词,让我们对“环境美”的新江苏充满信心。
关键词:绿色发展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苏环保人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动真碰硬,圆满完成“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绿色发展指数从2010年的60.5提高到2014年的76.4,“绿色谱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面对经济新常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指出,坚决不能打开环境保护这道“闸”。8月17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到省环保厅调研时强调,要树好生态文明标杆、打造绿色发展标志、坚持人民满意标准,深入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要针对存在问题落实关键举措,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12月,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镇江调研考察时强调,深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守好生态红线,抓好环境整治,深化改革试点,建立制度体系。
10月2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率先指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取向,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11月22日,江苏省委发布《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在打造“环境美”上取得明显突破。
2015年,全省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污减排工作攻坚克难,动真碰硬,全年共完成3628个减排项目。经环保部初步核算认定,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3.84%、3.35%、7.70%、13.38%,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53.6%、167.5%、257.7%、267.6%,无论是削减比例还是削减总量均列全国第一。对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严格监管,累计扣减环保电价2.64亿元。在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镇江作为全国低碳城市代表,向全世界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贡献。
关键词:生态管控
江苏牢牢守住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限、生态功能的基线,控源头、调结构、抓突破,一场绿色变革全面铺开。全省累计建成35个国家生态市县,占全国总数的38%,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抽样调查满意率达86.5%。环保部评价,江苏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排头兵,也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最好的省份之一。
率先在全国划定生态红线,配套出台监督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办法,形成“一个规划、两个办法”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省财政累计安排40亿元用于生态转移支付,确立了“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鲜明导向。
全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完成21个县(市、区)、217个建制镇、3200多个行政村的连片整治工作,覆盖区域1.53万平方公里,超过1000万农民群众直接受益。10月,环保部和财政部联合在南京高淳召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江苏经验在全国推广。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10月份,中央电视台《鸟的迁徙》报道组深入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展示丹顶鹤的栖息和迁徙活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反嘴鹬和黑尾塍鹬。
关键词:严格执法
2015年,以新环保法实施为标志,江苏环境执法强势出击,全省环保部门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764件、处罚金额4.065亿元,同比分别上升42%、75%。
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省环保大检查。2月,全国首个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环保大检查工作推进会。9月,全省开展严厉打击恶意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数据造假,严厉查处偷排直排行为。
2015年,各级环保部门积极运用新法赋予的新手段,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案”相继出现:1月30日,泗阳县公安局对潮燕洗浴中心拒不执行停止非法排污,行政拘留1人;2月5日,昆山市环保局对张浦镇增光村杨树庄22号电镀加工作坊实施查封扣押;3月3日,溧阳市环保局对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废气超标行为实施按日记罚170万元。
全省共运用按日计罚处罚环境违法案件97件,处罚金额达4642万元。其中,阜宁澳洋科技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案计罚417万元,成为最大金额罚单;共查封扣押362件,限产停产340件,移送行政拘留76件。全省公安部门立案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7件,较去年上升48.9%,抓获犯罪嫌疑人425人。约谈环境问题突出的11个县市政府领导,对62个市县开展环境监察稽查,通报问题清单。12月5日,新闻联播播出《江苏:真执法,才能查处真问题》的报道,对我省环境执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多元共治
国际交流、部门联动、区域协同,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渠道和平台;互联网、新媒体,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推动力量。全年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8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江苏将目光放眼全世界,与丹麦、德国、新加坡、瑞士、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产业合作等内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搭建政府企业互动“桥梁”。2015江苏环保新技术交流洽谈会暨产品展示会成功举办,共吸引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境外企业以及239家国内环保企业参加, 参会人数为历年之最。
部门联动,协同共赢。“方舟-2015”江苏省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长三角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圆满落幕,全面提升了各部门之间应急响应、组织协调和协同作战能力。与南京海关签署进口固体废物执法合作备忘录,切实维护环境生态安全;与南京地铁签订共建协议, 在打造“环保号”列车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环保公益宣传。
社会活动倡导公众齐参与。第三届全省环境宣传教育周活动形式多样,首届大学生环境保护知识大赛,吸引了全省12余万大学生的热情参与;“绿动江苏——百名主播带你领略环境美”大型公益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带领公众践行绿色生活;全国首个电子废弃物微信回收处理体系“e环保·易回收”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被中华环保联合会评为2015年度民间环保组织十件大事;江苏省生态环保体验中心向社会公众开放,被环境保护部、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省环境新闻发布会,让公众享有更多的环境知情权。
关键词:守护蓝天
狠抓“大气十条”落实落地、继续将大气污染防治列入省政府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将青奥保障机制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0.5%,较2014年下降12.1%,让蓝天成为新常态。
3月1日,《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施行。2015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把大气治理重点任务逐一落到1646项具体工程上,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及城乡生活五大领域协同共治。13个省辖市全面启动PM2.5源解析工作,建立动态更新的污染源排放清单;积极推行空气质量“三级评价”制度,继续实施“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工作机制,督促各地紧绷大气治理这根弦。
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走向成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成功实践。在保障第四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国家公祭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活动中,我省区域空气质量均得到了较好保障。
秸秆禁烧巡查期延长至12月底,火点下降到有考核记录以来的最低数。高度重视冬季空气质量预防,10月12日,省政府出台空气质量应急度冬方案,13个省辖市相继出台应急管控方案。严格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制度,全年共启动蓝色预警6次,黄色预警1次,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由原来的24小时提前到48小时。
关键词:改进作风
江苏环保人始终把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以“严”的态度,“实”的作风,践行“三严三实”。
全省环保系统干部职工重点围绕“六查六看六整治”和“四专题一强化”,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见实效。
切实改进作风,强化为民服务。省环保厅将“三解三促”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基层驻地调研,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连续第二年开展“及时、就地解决环境信访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各地区共受理突出环境信访问题795件,化解率达83%,54件环境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1%;约谈20个环境信访问题突出的县市区政府领导。连续第七年在全省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活动,接访1464人次,带案下访1931人次。持续开展“四群双评”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自律,推动了机关改进作风、廉洁从政。
2015年,全省上下力施新举措、评出新成绩、打造新亮点。南京建立最严格的产业和区域环境准入制度,无锡对八大重污染行业实施差别水价,徐州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完成率名列全省首位,常州“生态绿城”建设名列当地民生实事调查满意度第一,苏州出台全国首部生态补偿地方法规,南通率先开展化工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和领导干部环境资源审计试点,连云港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首个战略环评试点城市,淮安建成苏北第一家省级生态市,盐城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最优,扬州“活水润城”打通城市经脉,镇江作为中国低碳城市代表参加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泰州非法倾倒废酸环境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法制保障最佳创新事例,宿迁以人大常委会的名义批准实施全市生态文明教育规划。
关键词:精准治污
水污染防治打造“江苏治水升级版”、化工园区整治突出“绿色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关注“环境风险”,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品质管理”,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抓好“基础工作”。强化源头控制、实施精准治污,勾勒出江苏这一年环境治理发展的新轨迹。
12月28日,《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下发,努力打造“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太湖水质稳定改善,连续8年实现安全度夏、“两个确保”;长江、淮河流域治污工作国家考核结果为优,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达到通水要求;166条城市河道被纳入年度整治范围,同步公示“河长名单”及第三方评估结果,受群众监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明确6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
对沿海15个化工园区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共关闭化工企业58家,淘汰化工项目89个,对210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386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投入资金71.8亿元;基本完成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安全达标建设工程,其中关闭重大环境风险企业300家,完成企业安全达标建设的重大环境风险企业540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列入国家的32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铅、汞、镉、铬、砷等5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大幅削减。“闭环式管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年超额完成重点企业强制性审核任务。进一步扩大典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建立地级市和县级层面的工业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体系。
关键词:制度改革
江苏作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以生态红线规划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全过程监管、大数据环境监测、环境经济政策、环保公众参与等各项改革全面铺开。
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试点工作,配合制订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细则;率先实行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实现流域环境管理模式“三转变”;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率先根据环保信用等级实行差别性水价电价; 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考核第一名,用经济杠杆倒逼企业减污治污;连云港率先启动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向全省推广。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省环保厅主动公开政审批清单、行政权力事项清单、部门责任清单以及8大类31项环境监管信息;出台建设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管理办法,彻底取消环评报告评估收费、试生产核准;下放机动车环检机构审批权,下放危废经营许可事权,用网上报告制代替危废转移审批制。
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无缝对接、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由两办下发《关于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