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300名“农二代”返乡种田

03.03.2016  08:49

  新华报业网讯 3月2日,丹阳市珥陵镇积庆村,蔡俊华的“吉庆家庭农场”接到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喜讯。蔡俊华按捺不住兴奋:“还有10万元项目补助!”年前,蔡俊华从常州一家公司辞职,重新回到农村种田。像蔡俊华一样,到今年2月底,丹阳市有300多名在大城市就业的“农二代”重新回归田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

  近年来,农村青壮劳力大量进城务工,带来了共性难题: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作为苏南唯一的全国产粮大县,丹阳重点培训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职业农民。为鼓励青壮年“农二代”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实行项目扶持、农机补贴、技能培训、用地安排、金融扶持“五优先”,并在全省率先推出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试点,农民不用抵押担保就能拿到银行贷款,今年已投放贷款1000多万元。

  政策支持和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丹阳一批“80后”“90后”主动回归农村。上店村的陆韦栋前年大学毕业,去年放弃城里机械厂的工作,回乡当“农业创客”。他说:“虽然工厂月薪有3000多元,但城里生活开支大;如今回家种田,既能顾家,挣的钱又比在厂里多。

  有知识的“农二代”回归,不是简单地重新挽起裤脚下田,他们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陆韦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立全流程的现代化农机服务。“育秧时节,用最新育秧流水线播种机,每亩能净赚七八十元,一季可插秧2000多亩。

  “农二代”回归,还给“只会种不会卖的父辈”带来了互联网思维。3月1日,去年辞职回乡的史杨平刚从南京销完萝卜回家:“父亲种了一辈子萝卜,但不懂市场,每年‘望天收’。”中专毕业的史杨平帮父亲在延星村成立专业合作社,还开了网站,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我每天在网上了解萝卜市场信息,价格低迷时,就用保鲜库储存,行情好转再卖。”今年春节,萝卜俏销,价格翻番,批发价卖到6元/公斤。“同样的萝卜,多赚了近20万元。种了一辈子田的父亲直说‘没想到’。今年刚过完年,村里就有100多名农户要求入社。

  丹阳市农委副书记徐菊芳说,返乡的“农二代”利用现代技术,有全新的销售理念,种植面积户均超过300亩,最多的达到1300多亩,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目前,该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达65%以上,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6万多亩。

  (郑焱超标惠铭)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