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五年规划:普惠金融加速经济“微循环”

18.01.2016  16:35


      提起金融行业,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摩天大厦、西装笔挺、巨额资金等“高大上”元素。如今,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金融业也将走上更加亲民的道路。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首个针对普惠金融的国家级战略规划,《规划》不仅把“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明确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而且要求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并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
  那么,如何才能引导金融业从“高大上”走向“平民化”呢?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质上是一种‘大银行体制’,银行更愿意服务于大企业、大客户,却在普通中小企业、个人消费等一般性业务上有很大欠缺。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不少传统的‘优质客户’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转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居民消费等领域,而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重新匹配的过程中,金融要素的供给也要做相应改变。这就是此次《规划》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对于《规划》中“使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居于国际中上游水平”的目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这对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机具布放的数量、单人或者区域金融服务次数都有一定要求。不过,落实过程中不能硬逼着各类机构去做,只有实现商业的可持续性,才能让银行真正做好普惠金融。
  不过,面对普惠金融时代的到来,大多数银行业者还是视其为新的考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韩四喜认为,服务贫困的特殊群体是普惠金融最核心的一部分,这也决定了普惠金融服务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的特性,要想平衡好商业可持续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就需要用好技术、拿得出产品。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实就是要补上以往发展不均衡这一课。对银行业而言,需要告别以往的‘高大上’,多一些草根意识,主动降低身段为大众提供服务。这不仅有利于银行在新形势下拓展新市场,更是一种金融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在微观上做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董登新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