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新建2个离岸孵化基地
新年伊始,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离岸孵化破题,先后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科院理化所签约设立离岸孵化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综合实力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加快离岸孵化破题,与一流院所紧密合作,围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开展定向孵化,让更多科技型项目、创新型项目落户靖江、开花结果。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洽谈合作,今年1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孵化园”,依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构建离岸孵化新模式,助推开发区企业入园建设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综合实力提高,从而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目前,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耐高盐微生物生化处理污水”项目已成功实现离岸孵化,落户城北园区江苏新南洋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产业化阶段。
1月中旬,开发区、市科技局、中科院理化所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靖江科技孵化基地。协议各方将在实施全方位协同创新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以中科院理化所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等相关优势学科为依托,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共建科技孵化基地,构建孵化新模式,实现异地孵化、提速转化,促进靖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科院理化所将负责优质创业项目的早期发掘和孵化,待项目成熟后与开发区做深度产业对接;开发区将提供一站式服务,协调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入驻园区,并在科技创新、人才扶持等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今后,开发区将与这两个基地建立紧密的工作联系机制,互设办公机构,共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在孵项目和落地项目的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