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全市已建成579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清明将至,又到了每年祭扫高峰期。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我市各个乡镇都建起了农村公益性公墓,部分县区还对“老林地”进行了园林式改造,许多人的祭扫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79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41个。
睢宁各镇均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
3月29日,在徐淮高速路和古黄河之间的睢宁县黄河滩公墓内迎来祭扫高峰。60多岁的王老先生来到这里看望逝去的老伴,陪他一起来的还有儿子。王老先生说,他买的是双穴墓,总共花费3600元。“省钱是一方面,主要是这里环境好。”王老先生说,村里人看到公墓建的像公园一样,很多人都愿意“百年后”安葬在这里。
睢宁县双沟镇民政办主任胥明川说,以前一个坟头至少要占地十五六平方米,公墓实行草坪葬,占地才0.9平米。全镇有20个行政村,6.5万人,每年自然死亡率约在380人,如果新去世的村民都到这里安葬,每年能节约10亩耕地。村民们也不用担心迁坟的事了。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已经有136个墓穴被使用。
为推行绿色节地生态葬,黄河滩公墓巧妙利用了古黄河U型湾沙土地,公园式公墓内绿化基本全覆盖。胥明川介绍一期占地23亩,总共会用地300亩。目前的办公面积420平方米,停车场有58个车位,首期推出绿色节地生态葬“草坪葬”300穴,此后还会增至2600穴。
睢宁县民政局副局长周秀云说,睢宁全县16个镇,投入8000万元,每个镇都建成1处“花园式”公益性公墓,建成16个镇级骨灰堂,全部免费为群众提供格位寄存。
除了新建公墓,睢宁县还对不在基本农田内、面积规模大、平迁难度大的“老林地”,采取“去坟安放卧碑”或栽植树木方式进行改造。
睢宁县李集镇东圩社区六组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建起了350多座坟头。“野草长得比人高,有人甚至都找不到祖坟了。”3月29日上午,一位东圩社区的村民到改造后的老林地祭扫。他说,刚开始镇政府要平坟,他们家无法接受,但看到其他户平坟后的效果,他也认可了,而且“老林地”改造的像个小花园,比以前环境好太多。农田里的坟头平迁后,也更方便机械化耕种,土地也好出租了。
周秀云说,“老林地”改造只是将坟头平掉、棺木下沉,然后平整土地安放卧碑。卧碑周边种上苗木,再铺设简单道路,相比杂草丛生的老林地,四季常青的“小花园”的接受度更高。按照有简单路径、有绿化苗木、有青石卧碑、有基本管理的“四有”模式,睢宁对80余处“老林地”进行了改造。
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公益性公墓
今年2月,民政部等9部门出台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江苏13个设区市和3个省管县基本上都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的鼓励政策,我市也出台了《徐州市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在政府引导之下,节地生态、厚养薄葬渐入民心。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永全说,目前全市已建成579个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41个。“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公益性公墓。”张永全说,这就解决了农村居民“葬有去处”的问题,沛县新去世人员已有80%安葬在农村公益性公墓。
为何农村公益性公墓接受度高?张永全认为,主要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他介绍,农村公益性公墓是按照非盈利的原则核定运营成本、收费标准,并进行张榜公示,而且不得吸纳社会个人资金参与运营和管理,确保公益性公墓不对外经营、不变相经营。
此外,根据《徐州市市区节地生态葬减免和奖补办法》,对选择树葬、壁葬等绿色生态葬法的户籍居民,给予物价部门核定公布价格30%的优惠;对不保留骨灰的户籍居民,给予每例2000元的奖励。同时,2011年7月,徐州市就实行惠民殡葬政策,为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户及带病回乡残疾军人等9类人员减免基本丧葬费用约1000元,统一由政府出资埋单。2013年7月1日起,主城区在免除9类特殊困难群体基本丧葬费的基础上,再免除不享受丧葬补贴人员的基本丧葬费,免除金额最高1300元。而徐州公墓在近几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骨灰寄存室、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葬区,占地10亩,设计可安葬逝者骨灰6500份,目前已经安葬1300份。还设立了免费撒灰园、撒灰池,目前已经有8位使用。张永全说,全市范围内已有2000例选择壁葬。
“全市平迁坟墓60余万座,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张永全说,各县还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乡贤会等群众自治的作用,积极倡导厚养薄葬、丧事从简、移风易俗,规范丧事礼仪,统一烟酒饭菜标准,形成村规民约。如今越来越多村民选择生态安葬,表明人们的传统观念已开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