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人”如何当上人大代表

29.07.2015  03:30

   事件回放

  34岁的邹园林长相斯文,看过他照片、见过他的人都说他一点都不像“黑老大”,但长达33页的起诉书指控称,邹园林团伙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检方指控该组织长期在公共场合聚众霸市,暴力逼债致使参赌人员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甚至影响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个别人员还非法持有枪支。而让人们更无法理解的是,这个团伙的“老大”竟然只是一个80后,而且还是当地的人大代表。(7月28日《华商报》)

   质疑

   谁创造了奇葩

  在这一事件中,到底是谁在姑息犯罪,当地人大为什么不谋事干事,不履行相关的罢免程序?保护伞是谁?应该较较真了。

  在这一事件中,让百姓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这80后人大代表会有什么背景呢?年纪轻轻就成了人大代表,他到底有什么贡献呢?再者就是这位人大代表在当地违法犯罪时创下了当地涉黑案的纪录,多达33页的起诉书其罪过可以说罄竹难书,可是在进行相关的法律责任处罚时,却卡壳了,案件一审经过长达270天仍未判决,并且一再申请高级法院延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况且他经历过数次的刑拘和劳教,为什么这人大代表的职务不能免去?在这样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中,这人大代表的帽子真的可以保护这样一个为非作歹、十恶不赦的犯罪嫌疑人吗?希望当地执法部门能够冲破重重阻力,还百姓一个公道,还社会一个平安。

  苗凤军

   剖析

   两面人”有土壤

  据报道,汉滨区人大常委会给邹园林所在的县河镇去函,希望给选民做工作,最好让邹园林退选,县河镇领导给区人大的答复是,邹园林给村里赞助过一笔修桥的资金,“群众基础好”。

  如今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凭“官缘好”、“群众基础好”或以“金钱论英雄”,凭多交一点税收,为地方财政增加一些收入或两面人的假象就当上人大代表。一些素质低下,根本就不具备人大代表资格的人也弄个人大代表“帽子”戴戴。凸显人大代表推荐程序紊乱,资格审查把关不严。再者,人大代表犯罪或犯错不能“与民同罪”,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罢免后才能实施处罚,使得他们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豁免权”而变得有恃无恐。“邹园林现象”是以“金钱论英雄”的怪胎,也是“两面人”滋生的土壤。不铲除以“金钱论英雄”的怪胎,不打掉其背后的保护伞,“黑老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怪事就会还有下一个。

  左崇年

   析因

   暴露人治思维痼疾

  人们普遍猜测,邹的背后可能有把能量巨大的“保护伞”。矛头指向了曾为邹提供资金、同案犯身份的徐某。徐某原系安康汉滨区委某部门工作人员。不料,徐某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却语出惊人,原来,直到徐被抓,领导通过查阅档案才发现徐竟然只是一名办公室工勤人员。“2000年前后单位组建时人手紧张,有领导推荐了在乡镇开车的徐恒。”对于工作了十余年的下属的真实身份竟然一无所知,这官当得是不是也太官僚了一点?从这个怪象,我们不难猜测,当地公职人员的任免、当地的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可能远不止于此。而这样的官场生态,客观上或许正为邹园林之流在仕途上“浑水摸鱼”提供了天然便利。

  除了当事者的道德品质因素,更暴露出的是当地有关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强、法治思维不足、凭感觉办事的重大现实缺陷。

  陈科峰

   结论

   人大代表须守底线

  近年来,正是因为考虑到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个别地方代表准入条件似乎存在被“淡化”的倾向,其实质并非对人大代表准入的无限松懈,而是吸收各界代表能够起到更加灵活的作用。例如,一个有严重残疾、行动不便的人,但很有智慧,并不因为身体有某种残疾而提不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议案和建议。何况,从世界各国的选举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对被选举权的限制性规定越来越弱,像文化程度等已不再是参选的一个基本条件。

  可见,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与代表准入的宽泛性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广泛与宽泛并不等于不守原则、不守底线。作为人大代表,应能够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代表的职责,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让涉黑的人员混迹人大代表之中,暴露的岂不是有推荐和选举权的人大代表失职以及人大行政机关的层层审查和监督的多重失范?

  禄永峰

   三言 两语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啊!

  ——王学明

  为公安部门点赞!

  ——田英

  选拔不应只看财富、影响力。近年涉黑、行賄、诈骗、涉毒而遭司法审判的好多拥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头衔。——魏富

  其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保护伞”,需要继续深挖,一个都不能放过。

  ——李莫

  一名在公安机关有多项“不良记录”者,却被群众“心甘情愿”地推选为人大代表,这其中有没有蹊跷。——胡天涯

  原标题: “两面人”如何当上人大代表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