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学者:中美经济“合作才能共赢”

24.09.2015  07:50

  习近平主席访美,在美国各界卷起强劲的“中国风”。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随同中国新闻代表团对美国几大新闻集团和学术机构进行采访时,对此有深切的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外部影响以及中美之间如何实现合作共赢,都是人们深感兴趣的话题。

  对于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走势,美国企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史剑道认为,过去几个月的股市波动、人民币小幅贬值以及GDP增长放缓等,都令人关注中国经济出现的变化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但是从研究来看,这一影响应当说是微乎其微。谈到有些学者使用了“经济崩溃”这样的词,史剑道认为,这是个“有戏剧性”的、为了吸引眼球的提法,中国经济短期内不会发生那样可怕的事情,而要实现长期经济稳定,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在宏观经济、国有企业、金融体系、户籍制度等方面。史剑道说,与其过多关注GDP增长,不如把制定政策的视角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转向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上,因为这才是“实际的钱”,能够为一个国家带来真实的财富增长。

  纽约《巴伦周刊》是道琼斯旗下的一份专业财经周刊。这家杂志的高级编辑桑德拉·沃德,刚刚访问了中国的几个城市。她说,看到新建的机场、公路、建筑非常发达,中国的发展规模“不可思议”。这些年,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给世界经济、美国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当然,最近的经济放缓及其程度令人担忧,中国对此的判断是进入“经济新常态”,随之而来的发展转型既带来新的希望也难免有一些阵痛。她认为,中国致力于推动向服务型经济、消费型经济的转型,这需要采取很多改革举措,要付出很大努力,同时也会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信心。中国和美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两国应当建立更强韧的合作伙伴关系。

  丹尼尔·比克曼是《西雅图时报》记者。前些时候他在西安采访,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说,政府官员和当地企业家对这个话题都讲得特别多,看来这个战略对地方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在西安,他走进一些市场,也参观了不少博物馆。了解了中国历史知识和普通百姓生活后,他感慨地说,美国人试图了解中国,一个前提是要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对政策的理解、对百姓的接触,如果只用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不仅不够,也会出错。美国《新闻观察报》编辑安德鲁·克利斯则向记者展示了他在中国访问期间拍摄的一组照片,主题就是“中国人的微笑”。他认为,普通百姓的真诚、热情和笑容,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的最好注解。

  美国外交协会高级研究员希拉·史密斯认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对当今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关系,全球以及地区发展中的许多挑战和问题,都需要在美中合作的框架下共同应对解决,两国政府都应向人民说明,合作才能共赢。对此,陪同采访的美国东西方交流中心媒体项目经理苏珊·克利弗斯女士深表赞同。她说,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美中两国关系的走势,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事业前景,也关系到父辈的养老和儿孙的未来,因此“即便是个普通人,也真诚希望中国会越来越好,两国关系会越来越好”。

  原标题:美专家学者:中美经济“合作才能共赢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