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9.12.2016  18:39
—— 南京邮电大学践行“大信息”特色育人纪实

  日前,“薪火传·踏歌行”南京邮电大学75周年校庆启动仪式在办学旧址沂蒙革命老区临沂东甘霖村举行。南邮办学以来,秉承“信达天下、育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大信息办学”特色发展之路,培养了15万余名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计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被誉为“华夏IT精英的摇篮”。

  面向信息通信产业链

  构建学科专业链

  江苏省党代表、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说:“因邮电而生、随通信而长、为信息而强,是南邮发展历程的高度凝练。”邮电通信是国脉所系,南邮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事业育人的初心,服务邮电及信息通信行业需求,构建学科专业体系。

  南邮发轫于1942年山东抗日根据地战邮总局干训班,1945年改称战邮干校,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南京邮电学院,设立了邮电通信与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1978年,南邮成为全国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高校,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电路与系统等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随着上世纪80年代通信进入程控交换和移动通信时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设立了相关专业。1998年,南邮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得学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

  进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先后提出“大信息办学”特色发展战略、“一体两翼、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思路和“信息文科”概念。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教授说,信息技术实际上涉及信息的产生、采集、处理、传输、应用等许多环节,以前的教育重点放在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上,现在则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全过程,学科专业布局也涉及信息产品和产业的全链条:信息材料、器件、系统、网络和应用,这就是“大信息”;同时,由于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所有领域,因此学校力求让信息理论和知识渗透进学校举办的所有学科和专业,培养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基本信息技能。

  201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邮政局共建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现代邮政研究院,布局邮政工程、邮政管理等邮政学科专业,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体系更加完备。

  步入“十三五”,南邮厚植发展优势,与信息材料、器件、系统、网络、应用“五位一体”,信息科技与产业链充分对接和有机衔接的学科专业链已基本形成。省级以上优势和重点序列学科以及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和辐射“大信息”学科链条的五个环节。53个本科专业中,与信息科学与技术直接相关的专业30多个。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5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9个。

  特色培养模式

  培养“三型”人才

  贝尔英才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的“精英学院”:2016届毕业生岳冬晓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同一宿舍的5位学霸全部保送国内名校读研;同样是2016届的一个班,升学率92.3%,获国际级、国家级奖30余项……取得这些成绩,正是南邮在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的指引下,确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三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成果。

  南邮实行“平台+模块+自主个性化学分”模式改革,培养具有信息特色、不同专业本色的复合型人才特质。

  学校按照OBE框架搭建课程体系,强调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质。学校鼓励教师结合科研组织开展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鼓励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并配备校内导师。近3年,近15万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能创造性地应用乃至发展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特质。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协同,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彰显特色化创新实践模式。2016届本科毕业生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申请专利13项。

  在“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南邮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杨震为主要完成人的“信息学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育人为本”的理念引导下,南邮每年预算不低于20%比例投入教学,55岁以下的教授100%给本科生上理论或实验课程。积极推进互联网+课程建设改革,要求每个专业开设在线开放课程不少于1门,每位学生必修至少1门在线开放课程。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教授主讲的3门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学校建设了高规格翻转课堂教室、精品录播教室、网络化多媒体教室共238间。

  “四位一体”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4年,南邮“超分子光电子”团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入选全国首届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百强名单。在南邮,本科生搞创新已经“常态化”。学校形成了培养方案、实践平台、主题活动、学科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在2016级培养方案修订中,初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每个专业相关课程不少于5门,其中通识教育不少于2门,专业教育不少于3门,且专业核心课程1门以上。明确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总学分的比重,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类专业大于20%,理、工科类专业30%左右。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南邮实现“大满贯”(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一等奖数和获奖数列全国第一。

  实施本科生创新拓展自主个性化学分制度。学生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获得认证证书等自主学习形式获得学分。获得校“创新标兵”称号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相关类型的硕士学位。对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在奖学金评定、能力测评中都给予倾斜。

  构建以“公共平台”“学科平台”和“教师团队”为主要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工作体系。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空间。依托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南邮创业园”,获批“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等各级各类平台近20个;“E联U盟”创客驿站、“e+基地”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南邮是江苏省最早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校之一。自1996年以来,学校共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节20届。每年举办系列课外科技创新活动30余项,吸引5000余名本科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自动化学院学生4次问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冠军。累计培育创新项目280多个,孵化创业企业68家;前不久,南邮校友、上市公司游族网络的总裁林奇以95亿资产入围胡润富豪榜。

  南邮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强劲的就业竞争力。据人工智能公司iPIN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显示,南邮毕业生5年后平均月薪8960元,居省属高校第一。

  “坚定不移地走‘立足行业、不惟行业、放眼社会、全面交融’的大信息办学道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化特色,立德树人,不断提升南邮作为国家信息通信领域人才培养重镇的水平和地位,是全体南邮人的不懈追求。”刘陈如是说。
  原文链接: http://xh.xhby.net/mp3/pc/c/201611/23/c24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