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年206人突发猝死 上班族多患肌肉酸痛

09.04.2015  20:35

  近日,36岁清华IT男疑因过劳猝死,引起广泛关注。而他生前一句“我太累了”,更让人心酸。南京市总工会对1万多名各行业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近九成员工对工作生活满意。但身体疲乏、腰酸背痛等这些“小毛小病”,也伴随着大多数人。不要大意,这是你的身体在报警了。从去年4月起的一年里,南京有206人,因突发猝死送到市急救中心抢救,最年轻的才27岁。

  IT行业真的易发猝死吗?

  这两年,国内频频有IT行业员工猝死的消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真的容易发生猝死吗?

  现代快报记者从鼓楼医院、南京第一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南京市中医院、省第二中医院等获悉,急诊科接诊的猝死患者中,中老年人超过一大半。专家说,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从过往接诊来看,并没有所谓“IT从业人员”猝死特别多的现象。猝死患者的职业分布还是比较分散的。

  IT行业员工猝死,引发媒体高度关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群体比较年轻,而且有的时候确实存在过度疲劳的状况。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光苏说,猝死主要还是与生活方式、基础疾病以及疲劳程度相关。IT行业员工经常超负荷工作,而长期工作负荷重的人心理紧张,体内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如果引起心脏血管收缩,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有的人会通过吸烟、喝咖啡来提神,这样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

  南京上班族压力及身体状况调查

  具体应该怎么做?昨天,网上有则帖子疯转。朋友过劳头晕去看病,被大夫痛骂一顿,吃药不治本,只有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才能好转。啥叫“正常人的生活”?每天保持6小时睡眠,一日三餐,八点前吃晚饭,适度运动,看电脑控制在三小时内……看完医生回复,不少人表示做不到。

  还有网传,从身体发沉、精疲力尽、身体有恙、疾病缠生、突发猝死只需要6步。如果你发现自己头发发黄、皮肤起皮、牙齿塞牙、指甲无光时,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你持续疲劳超过6个月,休息不能缓解,同时还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咽喉痛、关节痛、呼吸紊乱及抑郁等症状,就要及时休息就医了。

  专家表示,疲劳是一个主观指标,一般情况下无法用客观的医学指标来衡量。但是当身体感到疲倦的时候,确实就要休息,不然就会积劳成疾。如果做不到践行“正常人的生活”,至少在出现胸闷气急、皮肤粗糙、肌肉疼痛等等现象时,及时警惕。

  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情绪调整。工作再忙,也要保证每天睡眠时间,注意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并戒烟戒酒,及时减压,避免焦虑抑郁等情况的出现。

  相关新闻

  猝死算工伤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万人。而上班族疑因过劳猝死,算不算工伤,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2011年1月起,新的《工伤保险条例》施行。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认定为工伤。对此,南京刘洪律师事务所李律师解释,认定工伤,三要素缺一不可: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

  “如果你是在上班期间,猝死倒在了工作岗位肯定算工伤。比如司机在开车途中猝死,职员倒在了电脑桌前。哪怕是突发疾病,只要是从单位送去医院,抢救车上、病历上都有时间记录,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都可认定为工伤。”他解释,如果这三个要素有一个出现偏差,认定都比较麻烦。“比如工作岗位,如果是因公出差猝死,经过劳动部门工伤事务处认证了,也算工伤。”他表示,猝死并不等于工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立生 徐岑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