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月CPI同比上涨1.9% 涨幅连续9月低于2%

10.11.2017  12:15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上个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9%,连续9个月低于2%,但涨幅明显增加一举达到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仅次于因春节效应达到全年高点的1月份。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价格上个月表现平稳甚至有所回落,而是非食品价格的较大幅度上涨拉升了上个月的CPI涨势。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个月国内食品价格其实还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其中,上个月的猪肉价格下降明显,比去年同期已经下降超过一成。而与今年9月份相比,上个月食品价格基本持平,分类价格涨跌互现。其中受到入冬的影响,鲜果、鲜菜价格分别小幅上涨,但涨幅也都在1%以内。而近期一直强势上涨的鸡蛋价格则因节后需求回落,比9月份下降超过5%。同时,水产品和猪肉价格也分别比9月份有所下降。

  非食品价格则成为影响上个月CPI走势的主力军。上个月国内非食品价格涨势相对较大。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7.2%,居住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也都上涨了2%以上。与今年9月份相比,国内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等能源产品价格分别上涨3.4%、3.2%和2.3%,合计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随着季节交替,服装换季导致衣着价格也轻微上涨。而随着节日效应的消除,上个月飞机票、旅行社收费价格则比9月份明显下降。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与上月相同;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在解读10月份的CPI、PPI数据时表示,据测算,在10月份CPI的1.9%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4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在10月份PPI的6.9%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