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不书面考试不打分评价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小学生对考试成绩“分分计较”的局面在上海即将成为历史。从今年新学年开始,上海把“等第制”评价从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延伸,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从而将“等第制”评价覆盖至整个小学阶段。“等第制”评价主要特征是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上海从2013年起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据介绍,“等第制”评价以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在关注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并以“等第+评语”的方式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作用。
“以往分数式评价往往是独立于学习之外的一个环节,‘等第制’评价则把评价纳入教学过程,成为增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说。
对各学科而言,“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果三个维度展开,其中,语文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方面,数学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方面,英语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语篇五方面。
在评价方式方面,上海鼓励教师根据具体评价内容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的校本化实施。对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评价,可以通过日常观察、作业分析、过程记录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于学业结果,可通过口头测验、书面测验、表现性任务、作业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上海倡导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等第可采用A、B、C、D或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来表达,评语内容除了客观描述与等第相一致的学习结果,还要提出合理且可操作的改进建议。
“A。每次阅读你写的小语短,总是让人赏心悦目,你不仅书写认真,而且认真达意,如果你能增加课外的英语阅读,你的英语写话还将大放光彩!”这样一条评价,可为一种评价英语写话的生动样式。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表示,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在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过程中,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将开展多层面、多途径的传导式培训,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等第制”评价。同时整合各方资源继续开展研究,鼓励与支持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形成多元的“等第制”评价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