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让党报经济报道软起来

14.07.2015  11:21
  核心阅读

      标题通过比喻的手法,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的兴趣。正文运用比喻除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本身。

      不管宣传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成就、亮点,在写新闻稿件时,一定要出现具体的人和事,勿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政策发布者的口气写稿子。稿子中出现人物、事件,首先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大家觉得这个政策离自己不远。

      通篇总结、概括性的语言要尽量少,刻画细节的语言要尽量多。通俗地说,就是“骨头”少些,“血肉”多些。如果通篇都是大而空洞、华而不实的语言,读者对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敬而远之。

      经济领域的报道是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经济报道时常要面对一些枯燥的数据、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原封不动将这些基本新闻素材搬到报纸上,对普通读者而言,不仅难以理解,也没有兴趣阅读。那么,如何将这些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新闻写出来,将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翻译”出来,让普通读者易读爱看呢?让硬新闻软起来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让硬新闻软起来的三个途径。

      巧妙运用比喻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对于枯燥难懂的经济新闻,最常用的软化方式就是运用比喻,这个办法也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我们先来看标题。标题是一篇新闻稿的眼睛,为了让眼睛更亮、更能吸引读者,笔者在实践中经常会运用比喻的手法。比如,《河北财政为节能减排“吃偏饭”》《河北掀起财政评审“问责风暴”》《大广高速京衡段部分标段遭遇“无土下锅”》等。这些标题通过比喻的手法,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如果说标题运用比喻更多是为了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那么,正文运用比喻除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本身。

      如《河北日报》在1版刊登的《天威“新娘”远嫁三峡》一稿,是一篇报道企业新产品的稿子,写的是特大型变压器,这样的稿子并不容易写活。普通读者弄不明白详细的技术参数,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它。但是,天威的产品又属于重大装备制造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记者巧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让这则枯燥的硬新闻软了下来。现摘取部分内容看看它是怎么将硬新闻变软的。

      国产首台84万千伏安变压器“出阁”(肩题)

      天威“新娘”远嫁三峡(主题)

      本报讯 今天上午,一位特殊的“新娘”——由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承制的三峡工程国产首台84万千伏安/500千伏变压器披红戴花,端坐在近百米长的大型拖车上,告别了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远嫁上千公里之外的宜昌,与那里的“新郎”——三峡工程左岸电站发电机喜结良缘。

      这位“新嫁娘”可以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长10.8米、宽3.84米、高4.9米,体重更是达到了340吨。

      ……

      今天启程的“新娘”将用3天的时间,经107国道、保津高速到达塘沽港,在那里等待她的“妹妹”到来,然后姐妹俩一起渡海泛江,到宜昌三峡大坝安家落户。

      这样一则新闻,本来没有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天威生产了一个大型变压器,卖到了三峡电站,就这么简单。如果写不好,再弄一大堆专业术语、数字到稿子里,相信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看。而记者巧妙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这则枯燥的新闻写活了。首先一看题目就觉得新鲜,有想往下读的欲望,接着读全文,里面用了许多比喻,像“新娘”“姐妹花”“与三峡电站发电机的‘婚约’”“等待她的‘妹妹’到来”……比喻让这则新产品下线的新闻充满了人情味,更加容易理解和阅读。

      报道见人见事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政治、经济新闻都不能离开人而单独存在。与满纸的机器、厂房、产品、农作物和统计数字、技术名词相比,读者更感兴趣的是新闻中的人的活动。因此,不管宣传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成就、亮点,在写新闻稿件时,一定要出现具体的人和事。党报记者写稿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或者说以一个政策发布者的口气写稿子。这样的稿子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让读者望而生厌。

      稿子中出现人物、事件,首先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大家觉得这个政策离自己不远,如果稿子中写的人正好和看报纸的人身份一样,那就更容易引起共鸣。否则,读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无趣,即使勉强读完了,印象也不可能深刻。

      如《河北日报》刊登的一组系列报道——《“皇粮国税”取消之后》。这是一组政策性非常强的报道,当时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农民收获的每一粒作物都将全部归自己所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民问题迈出的历史性一步。这项改革究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带来了什么变化呢?接到任务后,笔者到省税费改革办公室采访,拿回来的是一大摞材料,如果单纯根据这些材料写稿子,用一堆专业术语,虽然不会出什么差错,但写出来后肯定是十分干巴,没有人会喜欢看。

      为将这项事关全省农民的政策宣传好,让读者喜欢看,能够看得下去,在充分吃透文件和相关素材后,笔者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先后到石家庄、承德、张家口、邯郸、沧州、邢台等地农村进行采访,与当地的农民、村支书、乡镇干部、县直部门等人群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的感受,从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来看税费改革带来的变化。最后,写出一组报道,总题目叫做《“皇粮国税”取消之后》,共3篇,其题目分别是《农民负担会不会再次反弹》《基层政权能不能正常运转》《农村经济怎么样加快发展》,用了3个问句来做题目。这组稿件共9000多字,其中见人见事的例子就占了近3000字,这样一来,原本政策性很强的宣传报道,就变得可亲可近了,同时,重要的政策也没有落下,税费改革的成果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活了。

      要使今天的新闻成为明天的历史,就必须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一件件具体而又生动的事件,这些事件犹如失落的珍珠,细心的记者应把它找出来,精心串起来奉献给读者。这也是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努力的方向。

      注重细节描写

      人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经济新闻报道而言尤其如此。新闻作品要描摹人情事态和叙事状景,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对于经济新闻报道,通篇总结、概括性的语言要尽量少,刻画细节的语言要尽量多。通俗地说,就是“骨头”少些,“血肉”多些,这样的稿子才能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如果通篇都是大而空洞、华而不实的语言,读者对这样的文章只能是敬而远之。

      《河北日报》的宏观经济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细节运用得好的稿件,如《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这是一篇为配合党代会召开组织的宏观报道,中心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省委、省政府带领燕赵儿女抛弃“内陆心态”,树立“沿海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化解矛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为河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毫无疑问,这是一篇配合中心工作的稿件,这类稿件如何才能变得不再“生、冷、硬”?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河北日报》编辑部连续研究过多次,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增加细节。按照这一思路,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在行文中有意识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摘取其中的两段:

      “12月15日上午,渤海湾海风肆虐,波涛汹涌。曹妃甸港区的码头上,一群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专家却已面朝大海站立了几个小时。他们在迎接大港的第一个客人——18万吨的‘彼尤非克斯号’巨轮。它的到来,意味着河北又开辟了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

      “头顶着蓝天白云,脚踏着高原草地,远方洁白的风车舞动坚实的臂膀向你‘招手’……童话般的情景如今在坝上许多地区都已成为现实。今天的张家口,风力发电雄冠神州,建成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2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200万千瓦,占全国远景规划的60%。”

      正是因为运用了细节这一元素,像“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专家”“远方洁白的风车舞动坚实的臂膀向你‘招手’”等描写,使得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便于读者对这类宏观经济新闻增加感性认识和理解。

      (作者:王玉亮    单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