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创杯”中国导师说暨“紫金论剑”圆桌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06.09.2015  11:24
  i创杯”中国导师说暨“紫金论剑”圆桌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导师分享创业“干货

 

  “在校大学生创业到底好不好”“如何找项目?”“要经历两次创业失败,才能最终创业成功?” “创业失败了怎么办”……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大军,同时也对“创业”产生了诸多迷思。9月2日,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首届“i创杯”中国导师说——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公开课暨“紫金论剑”圆桌对话活动在第十一届南京软博会开幕日上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的导师们,就互联网创新创业提出了自己的新鲜看法,同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创业“干货”。




深创投创始人、著名投资人厉伟讲授创业公开课


机会多了  创业还需独立思考

据悉,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旨在推动创新思维教育和创业经验分享,以北大开放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联合打造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以实际行动服务于青年创新创业,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全公益开放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

在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在校生也纷纷加入创业大军。不过,这些学生创业者面临着怎么的创业环境,又该以何种心态看待创业?

江苏省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池宇认为,创业需要一些特质,有些人适合创业,有的人则不适合。“大学生创业者首先要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创业,所以在创业之前要接受相关的培育和辅导,让学生清楚了解自身。“池宇坦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机会比之前要多,此外,大学生围绕互联网创业即使失败了,损失成本也不会太高。

对此,金智科技董事长徐兵深有感慨,1993年从国有企业辞职下海创业,他表示,时代不同了,创业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也随之而变。“90年代创业大多依靠自我发展和自我滚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资本市场和投资环境都有所变化,创业相对较容易。“作为创业老兵,他觉得当下的80、90创业者们,对比上个年代的创业者,在思维方式、知识面上更为成熟,因此,他对年轻的创业们说,有创业的机会就要抓住。

在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永新看来,大学生创业大机会确实多了。李永新1999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创业,在创业最初的两年期间,他卖电话卡,做中介,所有在大学校园内的工作都尝试过。李永新表示,当下大学生创业还要想清楚再创业,不能盲目跟风和从众,“创业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李永新坦言道。




紫金论剑”圆桌对话——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


互联网+带来新变化  创业者因时而变

当下,江苏互联网发展过程却遇到不少问题,池宇表示江苏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氛围不够。那么,能不能营造更好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社会环境?池宇对记者说:“省经信委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举办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主要目的发掘更多的互联网项目和互联网创业者,通过比赛过程的培训和辅导,让创业者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池宇表示,此外,针对省内互联网人才不多的情况,省经信委还会在互联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机制上下工夫。他坦言,未来随之互联网+的推进,江苏将有机会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突破,“下个十年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互联网领域将会诞生一批有实力的创新企业。

那么,互联网+时代,到底会对创业者带来哪些影响?对此,徐兵表示,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技术和工具的叠加,更多是企业经营思维方法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全方位,在商业模式上,企业内部管理,在企业和客户的基本关系上均会发生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让从事传统教育领域的李永新感受更为深刻,他表示,移动互联所带来的在线教育主要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领域产生较大影响,不过,在他看来,在线教育对教育的本质内容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改变。“我认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核心没有变,不应该是互联网+教育,而应该是教育+互联网,互联网应该是教育的载体。”

对此,北大创投基金执行合伙人杨岩表示赞同,他认为,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消费者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是一种获取服务的方式发生变化。

因此,导师们一致认为大学生创业者们还需要进一步理解互联网+,创业者在进行项目选择时,“还是尽量选择大的市场,此外,自己要掌控创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创业成功率小  快乐创业是“妙方

创业路上难免有失败,当下创业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李永新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概率普遍小,创业要谨慎。在他看来,大学生在团队管理、商业模式的把握上,此外还有心智上都欠缺成熟,他建议大学生真正想创业,还需要到企业单位锻炼一段时间。

那么,创业失败了该怎么办?导师们纷纷结合自身的经验,支出了“妙招“。杨岩表示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业成功与否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他认为所谓创业,即抱着热诚的心,每天解决问题,让企业一步步发展前进。“即使创业流产了,也并不算真的失败,在过程中收获经验和经历,能为下一段创业积蓄了能量。所以具体的项目成功与否,没那么重要,只要勇于创业,便是成功。”他表示,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之前至少有两次企业失败的经历。

徐兵点头称是,他也发现第三次创业成功的概率确实更高,同时,创业者还要保持继续在路上的感觉。不过。怎么才能避免在创业过程中的失败?徐兵说:“要有效的学会放弃,这样能让企业的生命力更旺盛。“他坦言,对一个有着自我追求的人来说,创业是件快乐的事,一定要在快乐过程从事创业,即使遇到问题,应该有良好的心态。

不过,杨岩认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概率虽然低,但创业要趁早。创业需要不断的尝试,不停试错,他认为创业不是件容易事,要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本次活动由江苏虚拟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创客公社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