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又现季节性缺血 O型血和A型血小板最为紧张

14.07.2015  13:22

  -记者袁琪

  中国江苏网7月14日讯 昨天是“三伏”的头伏第一天,33度的最高气温标志着淮安进入新一轮“烧烤”模式。与节节攀升的气温相比,我市中心血站的血液库存却日趋减少,我市同全国各大城市一样进入季节性缺血期。

  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吴刚焦急地告诉记者,现下,中心血站的血库中各种血型库存均告急,血液库存已经降到了最低警戒线以下,其中O型血和A型血小板最为紧张。

  吴站长表示,夏季是火灾、交通事故等机能性意外事故频发的高峰期,临床用血量不降反增,这使得血液库存日趋减少。与此同时,受近期暴雨、高温天气因素的影响,又恰逢献血主力军——高校学生纷纷放假返乡,因此街头献血人数明显减少。

  而市民对夏季献血的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等原因的顾忌,也让无偿献血量有所减少。不少人认为夏天热,流汗多,本就食欲不振、易疲惫乏力,此时献血可能给身体造成负担。对此吴站长表示,市民不必过分担忧,虽然大量出汗会使血液中的水分失去一部分,使得血浓度相对较高,但只要适当补充水分,通过正常机体调节,对全身血量不会产生影响。

  对于A型血小板紧缺,吴站长解释说,血浆用于大出血的病人,血小板则是输送给血液类疾病的病人,临床上对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非常大。虽然中心血站会对采集到的全血进行分离以提高利用率,可分为血浆、红细胞、冷沉淀和血小板四个部分。但从全血中分离血小板相对比较麻烦,一般来说2000毫升的血才能分离出1个单位的血小板。而志愿献血者一般只献全血,很少有人献成分血,因此血小板紧缺也就不足为奇了。

  吴站长进一步介绍说,献全血周期为6个月一次,也就是每人理论上一年只能献2次。而献血小板的周期为2周,理论上每人一年可以献20次。同时,献血小板对人体不仅无害,献血后反而能够降低血液浓度,甚至有降压的效果。因此,献血志愿者除了献全血之外,还可以选择献成分血。

  针对目前的缺血状况,市中心血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该情况。市中心血站加强与各县区单位联系,主动上门采血,本周集中在市卷烟厂和广济大药房进行采血活动。同时,中心血站将在大学城建设一个300平方米的献血屋,并在生态新城和万达广场新增流动献血点。另外,由市文明委牵头、联合市中心血站组织的机关干部献血活动也在进行中。

  吴站长呼吁,虽然我市有一支近3000人、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应急队伍,主要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组成,但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队伍会有自然减损,因此还需要更多志愿者来壮大这支队伍,主动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据悉,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各县区包括金湖、涟水、盱眙、洪泽和淮安区的人民医院都有无偿献血点。另外,在农工商超市、淮海广场、楚秀园、生态新城和万达广场均有流动献血点,市民可主动前往献血。

  吴站长提醒市民,献血前不要吃药,不要饮酒或空腹,不要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可适量饮水。献血时应需携带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献血后一般不必增加特殊营养,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可适当饮水以补充失去的水份。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