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粤淡看“GDP第一” 如何让创客“拎包入住”创业?

10.03.2015  09:07

  苏粤淡看“GDP第一”,不如聊聊给下个马化腾造“创客空间

  如何让创客“拎包入住”创业?怎样扶持小微企业?江苏广东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精彩“群聊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嘉极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达平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擎天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       全国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博导沙振权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飞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平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东南碳制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部经理曹勇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善红

  

  广东,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江苏,同样是实力派经济强省。

  两省的政府报告显示,它们实实在在只有“一步之遥”:201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6.78万亿元,江苏是6.5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广东首次突破1万美元,江苏则超过8万元人民币。

  吉祥的羊年,两只中国经济的“领头羊”怎么跑?扬子晚报联合羊城晚报一起采访两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话发展。扬子晚报特派记者吴剑飞陈郁仇惠栋王赟羊城晚报记者马汉青黄丽娜

  话题1 GDP之争

  广东和江苏,是中国经济的两只领头羊。2014年,广东省GDP6.78万亿,江苏为6.51万亿。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当下,曾经被媒体热炒的所谓“GDP头把交椅之争”,还有意义吗?

  其实江苏广东都应做到不唯GDP

  江苏和广东经济总量大,已经不可能继续超高速增长,而是由一种粗放型增长转向一种集约型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广东江苏转型升级会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得早,暴露出的问题也多。接下来的发展,稳增长、调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新常态下高速转向中高速,其实结构转型升级其目的也是要发展。所以我觉得不能片面地说摒弃GDP,而是不唯GDP,但是发展还是硬道理。

  造个包只能赚10块钱,都该转型啦

  广东和江苏都是经济大省,两地转型升级,原因类似。大家不会满足于自己制造一个皮包赚10块钱,发达国家一个皮包赚10万块钱,肯定要从粗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地,通过吸引外资较早发展,江苏起步的时间比广东要晚一些,驱动力更多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不仅是看GDP的数量,还要看工资水平、消费水平、价格水平等等。

  江苏学广东,人人都有创业冲动

  在钢铁产业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很多钢铁产业发展举步维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钢”板块却逆势而上,企业要紧贴市场需求,勇于转型升级激活企业再生发展活力。

  江苏的创业氛围要向广东学习,在广东沿海地区,创业意识已经融进了民众的血液,创业当老板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而这种当老板的愿望在江苏却并不浓厚,更多的人都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因此如果在江苏人人都有了创业的冲动,那么江苏才真正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