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举行 9份文献入选

27.03.2015  16:04

  3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举行。37位世界记忆名录专家和中国、印度、所罗门群岛等国代表交流了文献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并对如何申报世界和亚太地区名录进行案例分析。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出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负责人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介绍,“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于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旨在唤起人们对世界范围内濒危、散失或正在遭受厄运的文献遗产的关注。该项目通过建立《世界记忆名录》、授予标识等方式,宣传保护珍贵文献遗产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使用最佳技术手段等,对珍贵文献遗产开展有效保护和抢救,进而促进人类文献遗产的广泛利用。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服务于亚太地区的43个国家。

  我国拥有丰富的记录历史发展的档案文献。据统计,目前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达3.6亿卷之巨,其中国家重点档案约2200万卷。为推动世界记忆工程的开展,更好地保存珍贵档案文献,宣传我国灿烂的文化,我国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并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机制。目前,已有113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等6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另有9份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苏州市领导王少东出席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