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京热河路:百年前曾是条宽60-80米护城河
去年,现代快报报道了南京热河路西侧的考古工地,发现了疑似明代税关“瓦屑坝”遗址。
这处遗址究竟是什么呢?经过近4个月的考古,目前这处考古工作已经结束。不久前,南京市文广新局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初步认为这处遗址是明城墙护城河驳岸遗址,而热河路在100多年前是一条宽60~80米的护城河。
目前,这处遗址正在做保护方案,将原址保护,未来公众可以看到它。
揭秘
是郑和最后的启航地龙江关?
热河路西侧、大观天地一路之隔的围挡里,是个考古工地。作为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船舶史专家,赵志刚认为这处考古工地非同小可。史料记载:狮子山附近,十余里分司署绵延,而工部管辖的抽分厂设瓦屑坝、龙江二局,官吏专掌来往船只税收。
经过又一番的考证,赵志刚现在认为,更应该是龙江关。“在明代的人绘制的《郑和航海图》上,龙江关紧挨着天妃宫、静海寺,而遗址所在的位置也与此吻合。”如果真是龙江关,意义非凡。史料记载,公元1430年1月,60岁的郑和率领2.7万余官兵,驾驶宝船61艘,从南京龙江关出发,开始他最后一次航程。
龙江关,是明洪武元年在龙江湾置征税机构。宣德时,又在上新河设立税关。因龙江关在上新河关下游,就有了“下关”的俗称。
护城河驳岸,且是明清两道
本月初,南京市文广新局召集了相关专家,对这处考古遗址进行了考证。目前初步认为是明城墙的护城河驳岸遗址,而且是明朝和清朝两道,见证了下关被人类的侵占过程。
一位参与了论证会的专家介绍,这一段护城河驳岸遗址是从钟阜门到仪凤门的,是呈现“包抄”之态。如何理解“包抄”之态呢?清末之前,钟阜门——仪凤门流淌着一条宽60~80米的古河道,明城墙护城河的驳岸呈南北向,从狮子山一直向外绵延,把天妃宫、静海寺都包裹在里面,一直绵延到现在的建宁路,再向东然后连上城墙。
从考古现场的驳岸遗址来看,西侧的驳岸遗址是明代留下的,东侧是清末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