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过PM2.5“国考”已无悬念

21.12.2015  14:35

  还有10天,2015年就要结束了。这一年的空气质量如何?截至本月20日,南京的PM2.5平均浓度为54.9微克/立方米,优于今年的“国考”目标68微克/立方米,南京通过“国考”已无悬念。

  前9个月PM2.5持续下降,有3个月没有一天超标

  蓝鲸、南京蓝,在今年南京人的朋友圈里,蓝天白云经常被晒出来。

  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要用数据来说话。今年1月,受到秋冬雾霾季污染加重的影响,月PM2.5均值为96微克/立方米;进入第二个月,PM2.5浓度得到控制,月均值75微克/立方米;3、4、5、6、7、8、9月份的月均值分别为58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33.2微克/立方米和30.2微克/立方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又以7、8、9这3个月的空气质量最好,3个月里没有出现一天PM2.5浓度超标的情况。

  根据环保部门的半年统计数据,今年前6个月,南京PM2.5均值为62微克/立方米。而2013年上半年为80.3微克/立方米,2014年上半年为85.7微克/立方米,比较之下可以看出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根据省环保厅统计,南京PM2.5浓度下降幅度全省第一。

  雾霾季启动常态化管控,让PM2.5“刹车

  每年第四季度是空气质量最差的时候,进入10月份以后,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和北方污染气团的输送,南京的空气质量会出现下降。数据显示,10月份,南京PM2.5超标天数为8天。

  从11月起,南京出台冬春大气污染特别管控措施,启动空气污染常态化管控,包括企业限产、加强扬尘管控和增加道路洒水次数等。11月,PM2.5超标天数得到控制,只有6天。

  市环保局污防处人士认为,启动大气污染管控确实可以改善空气质量。12月以来,全国已经出现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北方污染气团每次都会对南京造成输入性污染。但由于本地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使得每次的污染并未造成持续影响。截至12月20日,南京PM2.5平均浓度为54.9微克/立方米,给完成“国考”目标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今年最后10天,南京出现极端持续性污染天气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完成“国考”几无悬念。

  控煤减排治污和工地数量下降促成空气质量改善

  2015年南京实现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环保部门认为,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控力度是主要原因。

  今年是南京“十二五”期间铁腕控煤目标完成的最后一年,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控煤目标已经完成。同时,今年以来热电、钢铁、石化等重点大型企业启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环保改造,目前已有一半燃煤锅炉完成改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得到明显控制。另外,我市黄标车淘汰已完成96%以上,机动车污染排放得到削减。

  环保部门还认为,在建工地数量的减少也是空气质量改善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青奥会前夕,我市在建工地数量有近4000个,而今年以来工地最高数量也未超过1700个。

  记者昨天从环保部门了解到,明年我市还将继续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尽快淘汰未淘汰的黄标车,明年4月前完成所有燃煤锅炉的超洁净排放改造,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治理,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 (记者 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