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安装22台地震烈度仪 5分钟可算出灾情分布

17.11.2014  13:41

  22个“铁盒”5分钟算出灾情分布

  方便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有效救灾

  今后,南京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哪里遭受的破坏程度最大,5分钟内就能清清楚楚地掌握。

  目前,22台地震烈度仪在南京8个区已安装到位,初步形成了覆盖南京市主要断裂带的地震烈度速报网。“如果发生破坏性地震,地震烈度仪会捕捉到地面加速度,从而很快计算出哪里遭受的损失最大。”南京市地震局专家说,这套系统可以第一时间为地震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信息。

  它能很快算出地震的破坏程度

  在南京市地震局新闻发言人、科技监测处处长赵兵的办公室里,放着一个铁盒子。“这是我们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的地震烈度仪,一共安装了22台仪器,平均分布在南京。”赵兵说,这台仪器看上去平淡无奇,平时也不需要人打理,就挂在墙上。一旦发生地震,它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它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地面加速度,记录地面的位移,精确换算成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也就是破坏程度。比如,1979年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就南京而言,当时的烈度最大的是溧水,烈度相对小的是六合。“过去,地震烈度都是靠人去观察判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地震发生后,时间就是生命,快速判断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救灾。

  赵兵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旦有地震,地震烈度仪会在第一时间把数据发送到地震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也会接收到。

  全南京安装了22台

  赵兵说,南京安装的地震烈度仪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在全国多地已使用。在南京之前,滁州已安装了40多台。目前,南京共安装了22台,分布在8个区,其中六合区4台,栖霞区3台,江宁区5台,玄武区1台,建邺区1台,浦口区两台,溧水区3台,高淳区3台。

  “这22个烈度速报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南京市主要断裂带、台站间距为15~20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网。地震烈度速报网可以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5分钟内快速绘出地震烈度(灾情)分布情况,第一时间为地震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信息。”赵兵说。

  地震预警系统也正在研究

  “历史上,南京最大的地震是5.25级,南京是一座按照地震烈度6度来设防的城市。”赵兵说,相比西部城市,南京的地震其实很少,2007年~2009年,南京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有感地震,这之后,南京本地就没有发生有感地震,都是周边地震,南京有感。

  不过,地震防御工作不能少。赵兵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要求,南京也在研究地震预警系统。赵兵介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可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公众可在手机上接收到,而一些大型工程,也可第一时间内停止运行,减少损失。(胡玉梅 文/摄)

  链接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3度 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3度 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4~5度 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6度 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度 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9~10度 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 毁灭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