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I超200 南京工地停工、30%公务车停用

29.10.2014  20:08

  记者10月28日获悉,南京市政府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改善四季度环境空气质量”的通知已正式下发。这一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加强版”方案包括六条严格的“控霾”举措,以及一份详细的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控措施。

  根据方案,今年剩下的两个多月里,我市将参照青奥期间空气环境保障标准,执行更加严格的污染天气两级预警响应标准,在预测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可能超过100和200并有持续趋势”时,分别对应执行“一级、二级”防控措施。

  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今年前三个季度,南京的PM2.5平均浓度为75微克/立方米。根据今年首次启动的“国考”目标,我市全年PM2.5平均浓度要较上年“下降2%以上”。要完成这一目标,最后一季度全市PM2.5平均浓度必须控制在80微克/立方米以内。此次出台的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版”方案,也正是为了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据悉,此次“加强版”管控以降低PM2.5浓度为目标,以本地污染管控为重点,明确了六条严格的控霾举措。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列入全省今年底前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项目,相关生产线必须在10月底前停产。

  ——严控燃煤污染。确保完成今年全市燃煤总量削减3%的目标。燃煤企业强制使用含硫率低于0.7%、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炭,10月底前全面落实到位。

  ——严控工业污染。列入年度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提标改造项目,力争在11月底前完成。

  ——严控扬尘污染。11月1日起,施工机械及工程车辆应当使用清洁油品,对油品不符合要求的,实行限期整改,并列入文明工地管理不良记录。

  ——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绕城公路以内禁止外地过境运输车辆通行,严查违规车辆。

  ——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确保不发生因秸秆焚烧引发的空气污染。

  “加强版”控霾方案包括一份详细的“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据此,我市四季度污染天气防控措施将分两级执行,分别对应预测未来24小时“PM2.5分指数可能超过100和200,并有持续趋势。

  环保部门解释,这里提到的PM2.5分指数,就是指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AQI分指数100和200分别对应的PM2.5浓度是75微克/立方米和150微克/立方米。因此秋冬“加强版”管控措施可以理解为,当PM2.5小时浓度超过75微克/立方米并呈上升趋势时,就启动一级预警;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并将持续时,就启动二级预警。

  按照此前实行的《南京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我市大气污染预警从低到高分为蓝色(AQI>200,属重度污染)、黄色(AQI>300,属严重污染)、橙色(AQI>400,属严重污染)、红色(AQI>450,属严重污染)4个级别。此次出台的“加强版”措施,在达到蓝色预警条件(AQI>200)时,就将采取最严的防控措施,可见管控力度之大。根据方案,启动一级预警时,将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工业排放控制方面,重点企业对易扬散的煤、焦、渣等堆场喷淋覆盖,进一步提高脱硫、脱硝、除尘等设施处理效率,燃煤机组执行排放限值,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5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80微克/立方米,烟尘排放浓度小于20微克/立方米。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停限产,重点石化、钢铁企业停用部分重污染生产装置,降低产能;水泥行业、所有铸造行业实施停产。

  工地扬尘控制方面,控尘措施不达标的工地停工;全市范围内桩基、土方、渣土运输、拆除阶段的工地停工;停工工地裸露土方和物料要全覆盖。

  其他扬尘控制方面,增加道路冲洗频次,夜间实时道路冲洗。全市范围内停止煤炭、渣土、沙石运输,停止自卸车倾倒及码头和船舶煤炭、矿石、砂石等装卸作业。

  此外,在天气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实施人工降雨。

  启动二级预警时,除了继续实施一级防控措施外,还将追加实施以下措施:

  强化企业停限产力度,重点石化、钢铁企业实施最大程度的停产措施。全市燃煤电厂发电量进行控制。

  工地扬尘控制方面,除部分市政重点工程外,全市工地全部停工,对停工工地裸露地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混凝土搅拌站停产。

  其他扬尘控制方面,暂停长江南京段码头产生大气污染的装卸作业;对全市主次干道连续进行冲洗、洒水、清扫作业。

  另外,防控措施特别强调,当启动二级预警时,将停止30%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公务车使用。

  秋冬是雾霾的高发期,秋冬季节“加强版”管控措施出台后,如何才能保障在PM2.5超标时落实到位?记者采访得知,我市相关部门已排出今冬雾霾“作战计划”。

  10月份已接近尾声,据环保部门提供的空气质量数据,本月截至昨天已产生12天“脏天”,这些“脏天”都是由于PM2.5超标造成。12天内,PM2.5日均浓度最高时是本月16日,达132微克/立方米,最低时也达到76微克/立方米。回顾最近一周,我市PM2.5日均浓度,都超过了80微克/立方米。根据青奥期间的空气质量管控经验,在全市范围内采取临时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因此,接下来的2个多月,唯有将管控措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我市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据悉,下阶段,我市将加强环保与气象部门的会商预判,形成常态化会商机制,每周一、周四下午见面会商,形成空气质量72小时预报报告和空气质量周报,报市政府分管领导。遇不利气象条件时,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要每天会商,提前36小时分析污染趋势和管控建议。

  每一项具体的管控措施,市政府下发的通知中都已明确牵头单位、配合部门和实施单位。还明确各区(园区)政府为辖区空气质量改善的第一责任人,将形成各地区细化的空气质量改善实施方案。将对各区(园区)政府开展严格考核,对未完成年度考核目标的,暂停除民生与节能减排项目以外,一切有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同时由市政府领导约谈区(园区)政府主要负责人。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