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去年CPI同比上涨2.3% 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可控

11.01.2017  18:02

  10日,作为年度主要经济指标,CPI率先出炉。据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物价数据,去年全年全省CPI同比上涨2.3%,这一涨幅虽高出上年0.6个百分点,但低于“3%”的年度物价调控目标,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可控。

  从月同比涨幅看,去年江苏CPI在最高2.6%、最低1.9%,上下0.7个百分点的范围内平稳波动。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2%,涨幅回落至当年第二低位,同期全国CPI同比上涨2.1%,江苏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这也是去年江苏CPI月涨幅首次低于全国。

  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许家东表示,江苏CPI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主要是受食品价格涨势趋缓的影响。去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偏高,鲜菜和鲜果价格涨幅均弱于历史同期,由此带动江苏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跌0.3%,同比涨幅也由上月的4.4%收窄至2.5%。12月,江苏食品烟酒价格拉动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相比于上月拉升1.21个百分点,拉动力大幅减弱。作为去年的涨价“明星”商品,猪肉价格失去了上半年创历史新高的“风采”,下半年持续走低,同比涨幅在12月已回落至5.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食品等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仍是CPI的主要推手,但体现人工成本的服务价格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去年12月,江苏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1%,同期服务价格上涨1.8%,涨幅几乎旗鼓相当。在居民八大类消费价格中,涨幅最大的不是食品烟酒类,而是“其它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8%。

  谈到服务价格对CPI的影响力,南京调查队消费价格处处长吴延风感叹道,去年南京服务价格同比上涨4.3%,拉升CPI总指数1.8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已大于消费品。对于服务价格中的劳动力用工成本,南京市物价局去年8月曾对部分行业用工价格进行了月度监测,数据显示,部分餐厅、酒店用工成本持续上涨,如某餐厅一线服务员8月月度成本为2560元,12月上涨至3156元,累计上涨23%。南京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高级研究员陈君君表示,随着居民消费升级,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力增大是自然的趋势。

  去年 “令人咋舌”的价格数据当属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12月,全国PPI同比继续大幅回升至5.5%,创5年来涨幅之最,环比则大涨1.6%;江苏同比上涨3.9%,环比涨幅和全国持平。陈君君表示,江苏PPI仅用两个月就从负增长转为上涨3.9%,全国则只用4个月就涨至5.5%,上涨可谓迅猛,但预计PPI对今年CPI的传导影响偏弱,主要原因是这一轮PPI上涨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端收缩推动了价格上涨,而非需求端扩张。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当下,下游行业的议价能力不强,将原材料涨价压力转嫁到消费品价格上的路径并不通畅,对CPI走高也不会产生很强的推动力。

  (吉 强)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