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区推行“2345”人民调解模式

14.02.2017  10:06

近年来,徐州市泉山区司法局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优化调解供给模式,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2345”模式。2016年,该区共受理调解案件1130起,调处成功1127起,调处成功率99.79%,涉及金额1634万元。

一是“2”个窗口受理,疏通便民惠民渠道。 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4个街道分别设立“人民调解”受理窗口,派驻4名调解员受理调解案件。实行接访、登记、受理、调处、督办等“一条龙”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由单一化解调处向综合服务转变。

二是“3”项工作对接,合力推动纠纷化解。 建立“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限期结案”工作机制,加强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的衔接协作。联合劳动、公安、法院等单位调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接收衔接单位委托、转交的调解案件,并与法院沟通,通过司法确认保障协议效力,确保案结事了。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指派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调解,或帮助申请法律援助。

三是“4”支队伍服务,牢筑调解坚实基础。 打造“专家+专业+草根+律师”的4强联合调解团队。专家调解员由律师、法院法官等热心公益的知名人士担任,专司调解疑难重大纠纷;专业调解员由具有法律知识、调解经验丰富的司法所、街道调委会工作人员担任,是调解主力;130名基层人民调解员组成草根调解队伍,按照属地原则,参与属地纠纷调解;14位社区律师组建人民调解“法律顾问团”,为依法调解重大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撑。

四是“5”项机制保障,确保中心规范运行。 建立健全“应调尽调、疑难会诊、交流培训、有调必访、经费保障”五项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不推诿、不拖延,基层源头化解。对重大、复杂、疑难纠纷,通过集体讨论、专家分析的方式精准调解;制定和实施调解员业务培训、互动交流计划方案,使调解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坚持案件跟踪回访,将调解协议履行、群众的满意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有效提高调解质量;出台完善“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落实“一案一补”,调动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