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2015级新生入学“00后”小鲜肉引围观

29.08.2015  23:49

  中国江苏网8月29日讯(记者罗鹏实习生王澎)又是一年开学季,8月29日至30日,南京大学陆续迎来2015级新生。今天,是报到的第一天,南大在接站点已经接送了上百名新生。据了解,南大仙林校区2015级本科新生共计3313名,研究生新生2900余名,鼓楼校区将迎来235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自42个国家约486名留学生。

  校方老传统暖人心

  学校领导每年都会到车站来接新生,今年也不例外。南大“男神”张异宾教授亲自到南站接新生,让一群“小鲜肉”惊讶了一番。面对记者提问,今天是周六是否方便来迎接新生,张异宾书记直言,到车站接新生已经成了南大的一个传统,一方面也体现了学校的人性化。据了解,今年共设了三个接站点,分别为南京站、南京南站、小红山客运站,每个接站点都由各学院负责,大约有15到20个志愿者来负责迎接新生的工作。

  相比其他学校只接新生不同,南大也接上了学生家长。从浙江过来的一个男生,带着爸爸妈妈和爷爷一起来报到。当被问及怎么全家都来了,他笑言这次来报到就当做跟家人的一次旅行,也让家里人来看看他即将要念的大学。有些家长没来得及吃午饭,接待点的志愿者知道后及时给他们送去了饼干和水,让家长们感动不已。

  这里是第二个家

  为了给新生营造“”的感觉,学校将迎新工作的时间节点尽可能提前,组织学工干部和辅导员通电话、QQ、微信等通讯方式提前联系学生,并且建立新生家长的QQ群和微信群,让新生及其家人充分感受到母校的关怀和问候,让南大成为他们第二个温暖的家。

  同时,为新生们创设美丽南大第一印象,学校从校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到迎新大平台的装饰,都力求展现南大的风采和魅力。各院系精心策划了一些欢迎新生家庭成员的活动,让家庭成员与新南大人一起分享入学的兴奋和喜悦。

  新生个个不简单

  两个新生年龄相差20岁,南大迎来了史上最大新生与最小新生。来自武汉的石同学出生于2001年,今年14岁,是本届最小的新生。石同学是个地道的学霸,小学只上了4年,初中只上了2年,在高考中以657分的优异成绩,第一志愿录取到了自己最心仪的南大物理系。据了解,最大新生出生于1981年,今年考入南大哲学系,之前也被不错的本科院校录取过,但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前几年每年都参加高考,今年如愿考上南大。

  “南大在招生这块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也是在传递正能量,今年只要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的,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不管他年龄大小,都会被录取进来。”学生工作处处长尹三洪说。

  来自呼和浩特的朱朔和朱军是一对双胞胎,高考中哥哥考了650分,弟弟考了652分,双双被南大数学系录取。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南大,为什么不选择北方离家近的学校时,哥哥朱朔直言,“南京民风比较淳朴,而且生活习惯与家里比较相似。选南大就读是因为南大的基础学科比较多,我们以后想从事金融行业,当时老师建议我们报考南大数学系。”哥儿俩原来的目标是北京的高校,但分数不够,“我们觉得报考其他院校有点屈才的感觉”朱朔笑道。哥儿俩从小一起长大,但到了南大之后,他们决心要小小“分开”一下:他们特意住进了两间宿舍。妈妈说,“可能他们觉得在互相身上都看到了对方的影子,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助学工作凸显人文关怀

  南京大学致力于让所有贫困地区农村学子在大学时光中安心学习、快乐生活、全面成长,构建了“奖、贷、助、补、减、缓”六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资助政策体系。今年南大在贫困生帮扶方面,比以往力度都大。不仅有绿色通道,还给贫困生准备了“大礼包”。

  在“十心实意”工程方面,为贫困生提供600元特困现金补助、500元伙食补贴(打入校园一卡通)、生活用品(卧具)一套、学习生活大礼包(包括书包、笔袋、本子、笔、16GU盘、洗发水、香皂、毛巾、洗衣粉、水杯、牙膏、牙刷)、免费军训服装一套、家长免费住宿、教材费补助、提高报酬的勤工助学岗位(600元/月)、励志模范结对帮扶、雨露课堂、以及校长推荐的“悦读书目”书籍《大学之魂》和《沉思录》。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