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彻底活起来 近年首次出现小

17.02.2016  20:02

  中国江苏网2月17日讯 (记者 李江 通讯员孙佑祥)以前,由于地处城区中心,两岸商户、居民甚多,港城的龙尾河被不少人称作“龙须沟”。随着我市不断采取措施改善市区水环境,龙尾河的水终于彻底“”起来,这条水质较差的河终于逐渐清起来。这不,多少年不见的小(pì)(tī),如今在龙尾河出现了。

  小虽然字难认,但在港城市区的很多河道、湖泊,这种小动物都不难见到。小喜欢在清水及有丰富水生生物的湖泊、沼泽,通常单独或分散小群活动。但是,生活在龙尾河两岸的居民要想看到小,却是极难的。据附近居民讲,小在龙尾河还是多年来头一次见到,因为龙尾河之前比较脏。

  早在2013年,我市就投入5200万元,对市区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其中包括龙尾河、西盐河清淤工程,同时实施扩大调水规模的电厂闸拆建工程,并组建了专门的水利保洁队伍,保洁人员每天对东盐河等4条河道水面进行不间断保洁,每天清理不少于两次。为了治理龙尾河的水环境,我市曾进行过清淤等工作,河底的淤泥甚至被清理到了最下面干净的土层。但受两岸生活污水等因素影响,龙尾河的清洁问题又被沿岸居民屡次提起,龙尾河的水质较差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我市通过全天候开启玉带河闸、玉龙泵站、龙尾闸、大浦闸,全面沟通龙尾河、玉带河、西盐河,让龙尾河的水彻底“”起来,实现了“流水不腐”,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清水走廊。加上日常保洁人员的辛勤劳作,龙尾河的河面更加干净。

  龙尾河的水质变好,是我市整治水环境的典型效果。在此之前,市区的东盐河水鸟越来越多,西盐河也开始出现水鸟。据介绍,市区水环境根据蔷薇河来水量和水位,进行电厂闸、新浦闸、玉带河闸、龙尾闸、大浦闸和大板跳闸六闸联合调度,每年调引清水上亿立方米,对龙尾河、西盐河等水体进行更换。考虑到龙尾河穿过中心城区繁华地段的特殊情况,水利部门每天都要调水冲一次。据统计,我市2012年调水量为1亿立方米、2013年调水量为1.3亿立方米、2014年调水量约2亿立方米。

  小知识

  小是科小属的鸟类,是身形较小(体长27厘米)的。小尾短、翅短、腿短,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使得其全身散发着萌属性。各种短,让它的体形近乎椭圆,加上其羽毛全为绒羽,松软如丝,整个感觉就像一个毛茸茸的葫芦,有的人叫它为水葫芦、油葫芦、油鸭,还有人叫它王八鸭子。小是中国最常见的水鸟之一,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开阔水面都能见到小。

  小少数个体留在当地不冻水域越冬,南方地区种群多为留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集成3-5只或十多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

  小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为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也吃虾、蜻蜓幼虫、蝌蚪、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蛙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水草等少量水生植物。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