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保持发展定力,南京改革创新绝不停步

19.01.2015  11:48

  “2014年是南京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对南京人来讲,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意义。”在昨天雨花台区代表团的分组审议现场,南京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龙翔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他说,  2014年是南京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大事多、要事多,南京克服诸多压力,先后成功承办了青奥会和首次国家公祭两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活动。龙翔表示,2015年是南京步入“后青奥”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要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谈经济发展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

  龙翔首先谈到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南京历届市领导班子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一茬接一茬地奋斗,一任接一任地干,由此奠定了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以前着力推动的一些工作,很多工作都是符合南京发展实际的,必须长期坚持。

  龙翔说,南京处于非常时期,全市上下干部群众要同舟共济,如果能坚定信心,坚持发展不动摇,南京有可能在下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我们还是要保持发展定力,坚持市党代会和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绝不偏离,工作思路绝不动摇,建设发展绝不折腾,改革创新绝不停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越是要按照既定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谈廉洁从政  “既要一心干事,还要一身干净

  “我们也知道,政府是抓落实的机构,政府掌管的资金多、项目多,面临的廉洁风险也更大。”龙翔说,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做出了部署,坚决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既要一心干事,还要一身干净,干事不能成为不干净的“遮羞布”。

  “总书记强调:功过不能相抵。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也指出,江苏的‘能人腐败’还很突出,现实中,个别会干事的‘能人’虽然也有业绩,但由于自身不干净,结果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有的还发生在我们身边,既是组织的损失,同时也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

  龙翔谈到,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谨慎用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同时要分清个人“失德”和改革“失误”的关系,“我们要为大胆改革干事的干部撑腰壮胆,为受到打击报复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事实,不能让干部既流血又流泪,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谈民生  以移栽梧桐为例,不能好心办“坏事

  龙翔认为,民生理念贯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始终,这几年南京在民生方面不遗余力,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我们感觉是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但是群众不认可、不理解,除了跟老百姓之间的沟通不够以外,我们把好事办好的路径没有选择好,成了‘好心’办‘坏事’。我们要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特别是要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好事办好。

  他以种树举例说,当时有一个地铁站旁移植法国梧桐树,他就担心种下去活不了,还给相关部门的领导发了短信问:“这个季节种树,行不行?”“开始得到的答复是没有问题,说树从起运到栽种不超过36小时,不会有问题。很遗憾,不幸被我言中,树死了一些。过了不到20天时间,又在移树了。

  “如果说2014年取得的成绩是在非常态下取得的,那么2015年我们就要常态了,我们以后再干事就不能这样做了。”龙翔说,以后南京要在常态下干事,要倾听老百姓的声音,要以民为本,不要让老百姓觉得做事是为了提高政绩才做的。

  谈依法行政  政府要带头守法执法

  龙翔说,要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带头守法。首先要有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仅是治理方式的变革,更是触及干部思想灵魂的一场革命,必须要不断强化“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制理念,不断强化遇事找法、办事依法、成事靠法的思维方式。

  其次还要有法治的工作方式,行政机关的干部必须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最后还要健全法治的保障机制,坚决防止将法治工具化。高菲王赟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