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30.06.2016  12:43

在社区矫正的日常监管外,泰州市高港区不断创新,按照社会化、多元化的要求,协调组织多方社会资源,探索奖励机制完善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工作。

一是社区矫正纳入网格化管理。 2015年高港区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区化为378个一级网格和1794个二级网格,每个网格对应一名网格员,网格员在宣传教育、信息采集、治安防范等方面实现精准服务。2016年高港区司法局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探索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员参与社区矫正的奖励激励机制,明确网格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实现就地就近监管,推动该区社区矫正工作向“精准矫正”迈进。

二是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 高港区司法局和关工委共同梳理“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已有98名“五老”志愿者审核确定。司法局与关工委联合采取适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相关政策、法律、工作纪律、工作流程以及省文件中明确的八项工作内容等业务知识的集中培训,同时编入相应的社区矫正工作小组,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适宜老同志参与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结对帮教。对工作积极、态度认真的“五老”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奖励或补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捐赠物资、提供工作岗位、提供技能培训、提供专业服务等方式,为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提供帮助。目前全区已有8家企业主动服务,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岗位,并向社区矫正协会捐赠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