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无照隐患不小 “黑快餐”扎堆小区该何去何从?

22.04.2015  16:05

  本报记者 谷雨

  记者同志:

  中国江苏网4月22日讯 我是吴中区郭巷街道塘北小区的一位居民。最近,不少租住户在小区里经营起了盒饭加工,他们加工完盒饭后,把洗菜水刷锅水随意倾倒,导致小区道路经常污水横流,下水道经常堵塞。此外,他们加工盒饭的油烟和噪音,也给周边邻居带来了很大影响。这些在租住房里生产出来的“黑快餐”,不但食品原料来源得不到保证,而且卫生环境也是一塌糊涂。希望管理部门能好好管管这些隐身小区里的“黑快餐”,既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也让小区居民能清静一下。

  塘北小区居民:王××

  2015年4月19日

  直击:小区里开出不少“快餐”加工点

  这位居民投诉的问题是否属实?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塘北小区进行了实地暗访。从通达路进入塘北小区后,在小区门口,是两排商用房,开设了超市、饭店、小吃店和各类杂货店。记者发现小区里都是一幢幢老式的民房,有的被开成了废品收购站,有的则经营起了老虎灶。当记者来到小区西北角靠近河边的一幢民宅时,发现在民宅外部,是一个搭建的简易棚子,里面摆放了炉子、不锈钢桶、洗菜筐、保温箱等物品,这些食品加工餐具直接裸露在室外,不少餐具表面更是污浊不堪,一名中年女子正在现场忙碌。

  记者与该女子通过闲聊得知,这里正是一家盒饭加工点,这里所加工的盒饭,都被送往周边的一些工地。每份盒饭价格在8—10元左右。谈起每天能加工多少份时,该女子表示,据她了解,这里每天都要加工几百份。

  结束这处盒饭加工点的暗访,记者又在小区里兜了起来,在小区东南角,也有一家盒饭加工点,在一楼大堂里,摆放了大量盒饭加工设备,在门口,还停了两辆面包车,透过一辆打开的面包车后备箱,可以发现,里面布满了油腻。据一位知情者透露,这面包车,正是用来运送盒饭的。

  “他们在租来的房子里加工盒饭,省去了开店的各种成本,然而,对我们来说,却摊上了倒霉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些盒饭加工点,都是无证无照,加工盒饭过程中,除了噪音和油烟扰民外,他们还把那些油腻污水、垃圾乱倒,导致下水管经常堵塞。

  追踪:“黑快餐”流向周边工地和商业楼盘

  这些小区里加工出来的“黑快餐”究竟流向了何处?记者决定在小区门口蹲守。中午11点左右,一名中年男子骑着一辆三轮车出了塘北小区,三轮车上摆放了四只盛放盒饭的保温箱。于是,记者悄悄跟在后面。三轮车骑行了几百米后,在塘北小区北侧的一个商业广场路口停了下来,男子坐在路边等待顾客的光顾。记者假装顾客来到摊位前,男子打开了保温箱,里面是一盒盒白色快餐盒盛好的盒饭。“两个大荤加素菜,一份10元。”说话间,男子打开盒饭向记者推销。记者从该男子口中了解到,他来自安徽淮南,做盒饭是他的“兼职”。由于边上一些商业楼盘里的保安和工作人员要解决吃饭问题,因此,每天他会加工几十份到附近售卖。“我只是赚点房租和生活费,与那些专给工地上送盒饭的相比,他们赚得才多。”该男子如是说。

  就在记者和这名男子闲聊时,另一名年轻男子骑着三轮车经过了现场,车上同样是好几个保温箱,原来,他也是卖盒饭的,他与记者闲聊的男子是老乡,由于生意好,11点半不到,他车上的盒饭便卖完了。

  社区:“黑快餐”爱“打游击”,监管有点难

  关于居民的投诉,管理部门又是如何回应?记者与郭巷街道独墅湖社区取得了联系,独墅湖社区主任马山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关于塘北小区的“黑快餐”加工点问题,社区也多次接到居民投诉,据社区统计掌握的情况,目前活跃在塘北小区里大大小小规模的“黑快餐”加工点在10家左右。然而,想要彻底管好这些“黑快餐”,还真是有不小难度。马山土说,塘北小区是一个老的安置小区,共有本地居民250多户。不少居民的家中经济来源都是靠出租房屋,那些“黑快餐”加工点经营者,大都是外来租住人员。“他们在租住屋里加工快餐,容易扰民,所以经常有居民来投诉。”马山土说,针对居民的投诉,一方面,他们会上门做房东工作,劝导他们不要将房屋出租给那些快餐加工人员。然而,出租者根本听不进社区的劝阻。另一方面,社区会将相关情况向街道和执法部门进行反馈,由执法部门前来联合查处。不过,在查处过程中,这些“黑快餐”加工点却玩起了“打游击”战术,执法人员来了,他们立刻关门,躲避风头;等执法人员一走,没过几天,他们又重新开始加工。哪怕这处房屋不能加工了,他们马上在小区别处另租一套,如此转来转去,但最终都还是在塘北小区里。

  马山土说,眼见气温越来越高,这些“黑快餐”加工点存在的各类卫生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为此,他们已将相关情况向街道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反馈,目前他们也介入了调查。

  塘北小区的“黑快餐”加工点究竟何去何从?本报将进一步追踪报道。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