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石下埋藏彭城王“地下宫殿”

12.04.2016  13:23

  徐州土山汉墓“亚父冢”墓主并非范增

图为土山汉墓二号墓发掘现场。

  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徐州土山汉墓终于允许公众进入发掘现场。4月9日,在南京博物院和徐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江苏考古新发现与中学历史教学”专场活动中,全省30余名历史教师实地探访了这座沉睡在1000多块巨石下的东汉诸侯王墓。徐州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耿建军介绍,目前可以确定墓主人是东汉时期某位彭城王。

  千年传说被推翻,

   亚父冢实为彭城王陵

  正在发掘的大墓是土山汉墓二号墓,位于徐州市博物馆院内。大墓上方建起了一座占地近千平方米、高约20米的混凝土保护性建筑,墓葬呈“”字型,墓道长达20米,墓道的尽头共有3道石质或砖质封门墙,主墓上方覆压着一块块一米见方、厚三四十厘米的黄肠石块,面积超过300平方米。

  耿建军告诉记者,土山汉墓自魏晋以来一直被称作“亚父冢”。“亚父”即范增,是项羽的重要谋士,他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处死刘邦,并安排项庄进行刺杀,留下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后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怀疑范增勾结汉军,范增一怒之下辞官而去,在前往彭城的路上去世。民间传说范增去世后,在彭城戏马台练兵的楚军将士用铠甲兜土为范增修墓,《水经注》也记载土山大墓是范增墓,这一说法千百年来被深信不疑。

  然而历年来的考古发现推翻了这一说法。与二号墓共用一个封土堆的一号墓1970年即被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银缕玉衣和鎏金兽形砚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被作为镇馆之宝。从墓葬石块上的铭文可以判定,此处是东汉彭城王家族墓,而一号墓则是某一位彭城王的王后。

  正在发掘的二号墓,是土山汉墓的主墓,1977年、1982年和2003年都进行过部分发掘,2013年,墓葬上方建成了永久性保护建筑。从其位置和规模来看,基本可以确定这里就是某一位彭城王的“地下宫殿”,墓葬里会发现哪些珍贵文物,是否会有文字确定墓主的姓名是目前最大的悬念。

   四层巨石难防盗墓

   盗洞发现玉衣残片

  发掘现场最吸引眼球的是主墓上方覆盖的一块块巨石,它们组成了东西16米、南北20米的一片巨石阵,在考古学中,这种覆盖于墓室上方的巨石被称作“黄肠石”。

  西汉墓中的“黄肠题凑”广为人知,具体做法是将柏木修成方形的长条木枋,再将柏木一层层堆垒起来,组成椁室。“黄肠”是指柏木的木心呈淡黄色,“题凑”是指柏木的一端指向墓室,从内部只能看到柏木的端头。而到了东汉,尤其是在徐州这样的凿山为陵的地方,石材被大量使用,虽然颜色并非黄色,但却沿用了“黄肠石”这样的名称。

  据耿建军介绍,二号墓的黄肠石共有四层,总数约有1100块,石块上留着红色或白色标记,有的还写有石工名字,这可能与当时的质量验收制度有关。据测量,每块巨石的重量在1吨左右,可以想像在营建时墓室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考古发现,主墓室的拱形券顶共有两层,每层的砖厚达40厘米,异常坚固。

  这些黄肠石为墓葬提供了严密的保护,盗墓者要打穿这四层巨石,进入7米以下的墓室绝非易事。但即使这样,二号墓仍然在元代被盗。史料记载,元代有一个叫贾胡的人,在土山上盖了房子,花了20年时间实施盗墓,最终纠集一帮人凿穿墓顶,从尸骨旁盗出宝剑等物。地方官员共派遣500名官兵捉拿盗贼,最终全部抓获。

  在主墓的西北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盗洞,这是历史上多次盗墓中惟一进入主墓室的一次,很可能就是元代贾胡盗墓的遗迹。盗掘痕迹显示,盗墓者凿穿黄肠石后,先是往土山中心方向即西北方掘进,后发现不对,转而向反方向挖掘,最终进入主墓室。

  正是由于此次盗墓,造成了墓室后来全部坍塌,考古队需要将上层的黄肠石全部搬走之后才能清理墓室,为此特别架设了行车吊运石块。而在发掘完成后,4层黄肠石将原样复原。

  在盗洞内,考古人员发现了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的残片,这意味着二号墓很可能是某一代彭城王和王后的合葬墓。虽然在发掘完成前对墓主的身份都是猜测,但根据现有信息,专家们把目光投向刘恭和刘道两位彭城王。

  东汉时期,受封在彭城的共有楚王刘英,以及刘恭、刘道、刘定、刘和及刘祗五位彭城王,与二号墓共用一座封土堆的一号墓内,黄肠石上发现了“官十四年”等文字,这表明二号墓的墓主在位时间超过14年,刘定和刘祗在位时间短,因此基本被排除。楚王刘英因涉嫌谋反被流放,平时与其有交往的人大多被抓,酿成了东汉初著名的“楚狱”,刘英也在流放途中自杀。在这种情况下,刘英按王的级别享受银缕玉衣待遇的可能性较小。而根据墓葬的形制,专家们认为其时代更可能是东汉早期,墓主是在位64年的第四位彭城王刘和的机率也不大,因此第一代彭城王刘道和第二代彭城王刘定的可能性最大。

  东汉王陵发现西汉封泥,

  文物因何“穿越

  二号墓的保护建筑高约20米,它的四壁保留了墓葬上方的封土剖面,被层层夯筑而成,就像“千层饼”。

  耿建军告诉记者,清理墓葬上方的封土花费了约3年时间,如此细致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封泥,数量达到4500枚之多。封泥是古代的封条,汉代在封缄公文、书信时,一般是用绳索将竹简或木简捆缚起来,再捺上一块湿泥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捺出印文。二号墓的封土内发现的封泥包括“内史省印”“楚夷园印” “宛朐邑印”等印文,涵盖了当时公文往来的诸多方面,价值极高。

  虽然陕西、山东等地的考古也发现过“封泥群”,但二号墓的情况却是独一无二的。徐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吕健告诉记者,二号墓是东汉墓,但封泥却是西汉封国楚国国都的某个机构与各方公文往来的遗物。史料记载,汉景帝在位期间,曾对一些官职名称进行调整,如将“奉常”改为“太常”、“太祝”改为“祠祝”,加上“文园”“夷园”等楚王陵园官印的出现,以及大部分县邑名称与七国之乱后楚国行政区划基本一致,可以判断封泥时代在景帝之后,基本贯穿西汉。

  那么,这些封泥为何会“穿越”到东汉墓封土中?吕健分析道,当时的公文被拆封后,封泥出于保密或安全等需要,会被放置在指定地点,西汉晚期历经王莽改制,楚国被除国,楚国官署被废弃。到了东汉,某代彭城王营造墓葬时,很可能对这些废墟清理取土,使得大量封泥被埋入土山中。

  本报记者王宏伟文/摄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