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带”行动 帮孩子重返校园

29.05.2015  10:39

服刑人员孩子失学的故事

失学孩子:赵某某,女,今年14岁

父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龙虎网讯 14岁的赵某某是江苏邳州人,父亲七年前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在江宁监狱服刑改造。父亲服刑后,家庭经济拮据,赵某某的母亲靠打工维系生活,艰辛地抚养赵某某和其哥哥。

2014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赵某某中断了学习。今年5月9日,她和母亲一起又不幸遭遇一场车祸受伤住院治疗。她的遭遇被监狱民警获悉后,监狱迅速启动“黄丝带”关爱行动。5月18日,监狱派出两名民警专程看望了住院治疗的赵某某和她母亲,送去特困

帮扶助学金和学习用品。监狱还积极协调邳州市司法局,联合当地公安、教育、妇联、关工委一起协商,联合进行帮扶。她将在邳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复学。公安部门协调肇事方将赔偿金及时赔付到位。

失学孩子:毕某,男,今年7岁

父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毕某是四川宜宾人,他的父亲今年初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在江宁监狱服刑改造。他自出生后就随着打工的父母在苏州市租房居住。今年9月,他到了入学年龄,可因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无房、无本地户籍,无法在苏州上学。

5月22日,监狱民警专程赶赴苏州走访,为其赠送学习用品,发放了助学帮扶金。会同相城区司法局、区教育局联合协商。最终,与苏州市相城区英才学校达成助学协议,毕某听到消息后兴奋地说:我终于可以上学了。

调查:187名服刑人员子女正面临失学、流浪

记者昨日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根据全省司法行政“法润江苏·2015春风行动”的总体部署,全省监狱、戒毒机关在地方司法行政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服刑人员困难家庭进行了普遍的排摸,决定对排查出的全部187名服刑人员特困家庭失学、流浪未成年子女逐一落实帮扶救助措施。

邳州市司法行政机关走访慰问特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9人,送去慰问金9000元,协调一名失学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到中专学校就读。徐州市贾汪区司法行政机关对特别困难的16户符合条件的在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落实低保;帮助6名辍学的未成年学龄子女重返校园,减免学杂费32人。

沭阳县司法局对符合条件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或其监护人,统一发放“帮教联系卡”,方便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南通监狱通过江海志愿者服务总站在《江海晚报》、濠滨论坛、手机微信等多个平台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招募志愿者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泰州市司法局对660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基本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梳理出147名重点对象由市、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司法行政部门进行结对帮扶……

黄丝带行动:帮助服刑人员孩子重返校园

昨日,在江苏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全省帮助服刑人员失学子女重返校园的“黄丝带”关爱行动正式启动。

江苏阳光帮扶基金向10名服刑人员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发放2000元的助学帮扶,向参加帮教活动的其他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赠送学习用品,服刑人员亲属代表、服刑人员代表交流发言,40余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及亲属参加“黄丝带”面对面的亲子会见。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要求,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法治服务为主线,组织司法行政干警、专业法律服务团队、社会志愿者为刑释、解戒人员进行就业政策咨询和求职指导,为服刑戒毒人员困难家庭提供帮扶救助,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帮共建”活动,促进服刑人员从“监狱人”向“社会人”转变。

柳玉祥厅长呼吁,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监狱工作,经常“走进监狱”,开展结对帮扶,延伸帮教,提供就业岗位,为解决服刑人员家庭困难、未成年子女入学、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等提供帮助。

来源: 新华报业网   编辑:李袆晗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