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型活动场所后续使用提供鲜活样本 吴中让园博“遗产”活起来

30.07.2016  05:07

  新华报业网讯 经过近两个月的改造修整,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园7月9日再度开园。而这一次,它换了一个新身份——沐春园,寓意“沐浴园博春风”。当日,5000多名游客入园参观,拉开了吴中“后园博”旅游的序幕。

  今年春天,第九届省园博会在吴中区举行,136万人走近太湖,品味“一园江南梦”。“后园博”时代,园博园这样一个“超级大园林”如何运营?

  “园博会为苏州留下一座精品生态公园,丰富了环太湖旅游产业链。我们必须科学规划,精细管理,营造优质旅游大环境。”吴中区委书记金洁说。为了“活化”园博遗产,吴中区在园博会开幕之前就站在后续开发的角度,以“全域旅游”理念进行统筹,在盛会闭幕后立即将园内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

  吴中区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李朝阳说:“我们要把园博遗产用‘精雕细琢’的功夫精心打磨,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园博会苏州园的运营交给了在酒店管理、景区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苏州太湖旅游发展集团。“休闲旅游时代,体验感才是卖点。”太旅集团董事长周菊坤说。为了让整个景区的体验更“带感”,沐春园引入游艇俱乐部、游船码头、飞行俱乐部等全新业态,菱湖水居、皮划艇、帆船帆板、直升机低空观光、帐篷露营、花园式农事体验、EV-Card新能源汽车及骑行等新项目,打造了一处融生态体验、水上运动、露营拓展、空中观光、精品酒店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漫步沐春园,美景随处可见。还能乘坐渔船到太湖中‘放地笼’,第二天品尝自己捕捞的湖鲜美味。这样的渔家生活,给了都市人‘诗意田园居’的不同体验。”作为第一批体验的客人,来自上海的游客李琦赞不绝口,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让她流连忘返。

  此次沐春园“开门迎客”,标志着吴中区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点线面串珠成链,水陆空立体成网”体系再次升级。通过自行车骑行异地租还、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游艇游览、直升机观光等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沐春园与太湖东山、西山各个旅游景点的游客中心、宾馆酒店、农家乐、民宿、采摘基地等有机联动,形成互补,构建起一个统一调度、资源共享、统分结合的全域旅游服务网络。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发展中心副主任、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琴表示,吴中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独特。沐春园在现有基础之上叠加全新的旅游业态和功能配套,嵌入环太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吴中的‘后园博’文章,对于其他地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后期开发使用,有启示意义。

  本报记者高 坡潘朝晖

  本报通讯员盛 峥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