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不再“散学”增传统文化内容
高中语文国家新课标年底出台
“以前鲁迅作品是分散在高一到高三学习,分成课内必修和课外阅读,今后这种‘散学’现象将改变,鲁迅系列作品将集中呈现给学生,教师将之作为一个任务群教学。”昨天上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举行“七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孙汉洲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研讨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魏本亚透露,教育部高中语文国家课程标准今年底将完成最新修订,变化较大,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打通课内和课外,语文教学将分为12个任务群。
29中率先将儒学引入语文教学
近年来各地都在倡导语文教学改革,一会儿是语言+文字,一会儿是文学+语言,一会儿是文章+文化。高中语文到底该怎么改?孙汉洲是原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从教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我的父亲从我懂事开始,就把他学过的诗文一个劲地向我灌输,记不清多少次,父子茅屋薄被中相拥,于夜雨寒风中共读《三字经》、《幼学琼林》,背诵《唐诗三百首》,六七岁时,我会背李华《吊古战场》之类的长篇古文。虽然当时听了似懂非懂,但是我心中语文的种子却悄然发芽、生根。”孙汉洲读大学时就研究孔子,在二十九中做校长时将儒家文化引入语文教学,编写《孔子智慧》系列丛书,《诗化〈论语〉》《〈论语〉中的成语智慧》等,都成了学生和老师喜欢的书。
高中语文将增传统文化内容
魏本亚认为,语文不论怎么改都要坚守规律,语文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语言文学应用,二是文化的浸润。“无论是文字、文学、文章、语言,这些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文化窄化,我们始终要记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魏本亚教授透露,教育部正在进行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修订,年底出台,变化非常大。“强调‘国家认同’,增加传统文化内容。”记者了解到,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将传统文化提到重要地位,江苏省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将按照这个新标准进行修订,相关国学经典的分量将会加大。
鲁迅等名家作品不再“散学”
除了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今后高中语文将打通课内和课外内容,语文教学分为12个任务群。魏本亚教授举例,例如现在部分高中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时,作品是散落在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学段教材里,同时课外的阅读教材中也会有鲁迅作品。“新课标要求老师将鲁迅等大家作品形成一个系列教学,不再是分散进行。”除了一个作家的作品成系列教学,同一类型作品也会成系列呈现,魏本亚教授举例,高中会学吝啬鬼的课文,今后就会将世界四大吝啬鬼典型作品列成一个系列给学生集中呈现。记者刘颖
编辑: 项贤军